11月26日,2020腾云峰会在北京召开,文化界和科技界人士共聚,探讨科学和文化之间“流动的边界”。作为到场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用了几个例子,向在场观众做了一次深入浅出的科普。
第一个例子,是转基因。
“我们中国的情况非常特殊,转基因食物竟然引起这么大的分歧和争议。而且,无论是‘挺转’派还是‘反转’派,都说自己是科学的。”韩启德说,其实,如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和知识,这个问题就很好分辨。 “挺转”派指出,这么长时间以来,并没有吃了转基因食物有不良反应的案例,“挺转”派也承认,可能在某些时刻、某种情况下,会产生不良反应,但现在并无发现。而反转派则言之凿凿,认为转基因食品一定有害处,现在确实没有证据,但是它就是有可能发生。“这句话没有办法证伪。但是,科学一定是可证伪的。”韩启德说,“所以,‘反转’人士的说法,并不是科学。”
第二个例子,则是与人们关系更为密切的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发生初期,阴谋论、人造病毒论一度也有市场。韩启德感到不解:“拿得出任何证据吗?科学是需要证据的。”如今,新冠肺炎疫苗正在研制,它需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经过审批后才能正式上市。“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一直在问,究竟什么身份才能获得疫苗?这种说法,也不是科学。”
早在2003年,韩启德就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人类和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他当时就总结说,人类从历史中能学到的第一点,就是传染病会长期存在。
“人是不可能和与我们共生的细菌、病毒等生物划清界限的,也不可能脱离这些生物生存。”韩启德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今天,仍然可以断言,疫情迟早会过去,但因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人始终面临着传染病的威胁。“如果我们不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这种威胁可能比以前更大,甚至可能发生比新冠肺炎更加严重的疫情。”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饶毅也在现场表示,病毒的分子很简单,它一直在不断变化。病毒可能在一个地方发生突变,进入人体,但在这次突变之前,它已经在其他地方也发生了突变。人类很难干涉自然界病毒的变化。“纠结疾病在哪里发生,认为要追究发源地人的责任,这是很愚蠢的。”饶毅说。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韩启德说,科技工作者除了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以外,还有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韩启德说,这个世界危机四伏,需要科学知识和理性思维。“科学传播已经不仅仅是科研的副产品,它正在成为一个时代的战场。关系到未来人类的生存。我们科技工作者要有人文关怀,负起社会责任。”(记者 张盖伦)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