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密密麻麻、标满地名的中国地图上找到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并非易事。但利用卫星遥感信息进行分析却可精准“捕捉”到这里的任何蛛丝马迹——这是近期,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孙林教授团队正在做的事。
他们利用卫星监测到滨城区有一处秸秆焚烧疑似火点,监测员立即发送火点快报,信息详情快速上报至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安全隐患消于无形。
让高精尖技术上支撑国计,下服务民生,这种理念支持着山东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遍地开花。12月初,记者在此采访时了解到,他们利用卫星数据研发监测系统守护绿水青山,在疫苗运输车上安装山科大科研团队研发的微纳传感器监控车辆行程,生产智能采矿机器设备服务各大矿山企业,智能传感器网络工程实验室团队研发芯片用于医疗诊断……
“我们全年科研立项28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本年度,我们获得291件国内发明专利,15件国际发明专利,PCT专利公开公告数据104件……”这一组数据,让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处有关负责人颇为自豪。
对高校来说,技术走不出实验室,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待解难题。但在山东科技大学,情况有些不一样。
一项成果,三大赢家:三个数字透露关键信息
“2.2亿”、“1.5亿”、“8000多万”。
这组数据分别是山东科技大学今年来科研经费计划和合同经费总数、横向合同经费总数以及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实际到账经费。他们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攀登工程”,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让科技成果精准发力服务地方发展的同时,也获得市场的认可。
据统计,2020年以来,该校共有460余项技术成果实现了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5亿元,涉及煤炭智能装备、现代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众多领域,服务合作单位200家以上,覆盖全国70个以上地市,为行业和区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山东科技大学来说,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是如何破解的?从孙林教授的实践中,我们能找到部分答案。
“定量遥感,就是研究图像信息,普通人看来可能就是一张灰色或者彩色的图片,但在我们眼里,就可能代表一个个着火点、一片片污染源。”孙林向记者表示,如何将所学专业应用到生活中去,将高大上的卫星遥感实现“接地气”的科技成果转化,这是摆在团队面前的课题。
在浩瀚的太空中,有很多人造“眼睛”正时时刻刻注视着地球动向和人类行为。这些“眼睛”,就是遥感卫星。孙林教授团队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遥感卫星观察地球的数据下载下来,进行复杂的建模、分析,经过反复的科学实验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迈出从遥感到应用的第一步。
科研是任务,转化是使命:“新平台”打通转化瓶颈
一份卫星数据,通过建模分析,需要判断出哪些地方在烧荒、哪里的湖泊被污染。这其中有没有误判?准确率高不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模型计算经常会导致结果严重偏差,没法完成现实应用。
孙林向记者表示:“减小误差、提高预判精准度是定量遥感实现应用的关键。”为此,他们不断摸索、反复试验,夜以继日、经年累月。孙林说,“做科研就是这样,当我们的成果能实实在在造福社会时,才能体现我们最大的价值。”
最终,他们打造了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范围内高时效性、高精度的“天空地”一体化秸秆焚烧火点遥感监测系统,成功实现山东省范围内秸秆焚烧火点监测。
从一开始建模不成熟到开发出一套完整的系统,从开始监测不准确到逐步提高准确度,最终,市场对他们的一项项成果敞开大门:承接国家气象局项目,用科技为风雨雷电“把脉画像”;承接青岛市即墨区、黄岛区水文局项目,用技术服务家乡一方水土……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科研人很努力,山东科技大学也作出了一系列探索。
目前,以新能源、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已成为山东科技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径。他们组建了能源学部、人工智能学部等,协调多学科联合开展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研究;成立阿里云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建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这些平台,已成为产学研项目“蝶变”的场所。(记者 王延斌)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