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交出了抢眼的成绩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8个创新型城市以占全国10%的国土面积、33%的人口,汇聚了全国77.2%的研发经费投入和70.4%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培育和产出了全国80%的高新技术企业……
12月26日,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
“报告显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部分城市创新动能强劲、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创新能力前5名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杭州、南京和武汉。
据介绍,今年是该系列报告的第二次公开发布。报告构建了包括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和创新驱动力5个方面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其中,创新治理力和创新驱动力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共性要求,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分别体现不同创新能级城市的主体创新功能,引导城市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道路。
摆脱投资依赖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自2008年以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先后支持78个城市(区)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
报告显示,38个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苏州、厦门、无锡、宁波等城市低于60%,意味着这些城市已摆脱投资依赖,走上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此次排名前15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西安、苏州、长沙、成都、青岛、厦门、无锡、合肥、济南和宁波。
这些城市创新能力领跑自有道理。比如,西安、深圳等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3%(全国平均水平为2.19%);深圳、合肥、苏州等地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超过6%(全国平均水平是2.77%)……
“在投资驱动时代,北方享受了较好的政策和资源红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赵志耘解释说,而在消费和创新驱动时代,更加市场化的南方,成为人才、技术、资本的聚集地,成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
发挥创新比较优势
创新型城市有“个性”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一点在报告中得到充分验证。研究发现,城市创新能力越强,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深圳、无锡、苏州等城市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超出具有同等创新能力的其他城市。
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则是人才。深圳、广州、杭州、苏州等排名靠前的创新型城市,同时也是在集聚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表现突出的城市。
报告指出,各城市根据自身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等,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格局。
赵志耘介绍,在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分类评价时,报告依据主体创新功能(创新能级)的不同,将72个创新型城市划分为创新策源地、创新增长极和创新集聚区三大类。
——以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武汉为代表的15个创新策源地城市。这类城市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多,高端科研人才集聚,原始创新能力强。如广州、南京等城市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超过10%,是全国平均水平(5.5%)的2倍多。
——以苏州、无锡、常州、大连、宁波为代表的25个创新增长极城市。这类城市拥有一定的科教资源,市场化程度较高,技术创新能力强。比如,大连和无锡等城市规上工业企业R&D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1.8%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1.27%)的1.4倍。
——以佛山、嘉兴、泰州、石家庄、连云港为代表的32个创新集聚区城市。这类城市科教资源较匮乏,目前城市创新发展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主,需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环境,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记者 刘 垠)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