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绿色环保将成为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必将在这一领域肩负重任。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始终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将技术创新这一立身之本用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提出“让科技与自然共生”的绿色保护理念,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促进循环经济、科技守护自然,让科技与自然共生,华为从未停止过努力的脚步。
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 提供绿色电力
让ICT融入能源产业,是加速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之一。华为不断将ICT技术融合到光伏技术中,推出了首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光伏逆变器,大大提升了光伏系统转化效率。
在阿根廷北部高原上的胡胡伊省,由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支持的光伏电站已投产,每年发电量约6.6亿度,为16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力。电站的建成,结束了胡胡伊省长期从外省购电的历史,让当地实现了电力自给自足,更让当地居民的日子“亮”了起来。
在地球另一端,同样在华为智能光伏助力下,沙特北部地区建成一座300兆瓦光伏电站,为当地4.5万户家庭供电,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万吨,迈出了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第一步。
无论在草场、林地、鱼塘,还是在戈壁、沙漠、荒原……华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全球客户及伙伴一道,让更多绿色开始在土地上延展开来。
宁夏黄河东岸,荒漠广布,生态恶劣,大风一刮,漫天黄沙。如何走出历史的沙尘?2014年,宝丰集团对16万亩荒漠化土地展开了可持续性生态治理,先种植苜蓿,后种植10万亩枸杞,逐步改良土壤。短短六年,荒漠植被覆盖率提升了86%。
2016年开始,在万亩有机枸杞田上,利用华为技术,宝丰集团建成了全球最大单体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真正实现“一地多用”。
来自华为的智能光伏技术,让太阳能板像向日葵一样逐光而动,将每一缕太阳光转化为更多绿色电力,发电量较传统光伏电站提高20%。从并网发电至今,光伏园区累计发电38.75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41亿千克,相当于每年新种植8000万棵树。
减少碳排放 助力绿色发展
让ICT技术成为生产力提升与环境友好之间的新平衡点,探索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的新发展模式,是华为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努力追寻的方向之一。
为减少5G网络能耗,华为与全球运营商一起,部署了名为“PowerStar”的节能方案,涉及10万多个现网站点。比如,在浙江省,该方案就帮助运营商无线网络主设备省电12%,每年节省了2600万度电。在2020年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评奖中,该方案还荣获了“最佳促进气候行动移动创新奖”。
在无线站点方面,华为推出了全室外解决方案,一根抱杆可以把所有无线设备、电源设备以及微波设备全部挂在室外,无需配置空调和机房。相对于传统方案,站点能耗降低40%。
在光传送领域,华为独有的光纤印刷技术,可以把1000根光纤印刷到一张A4纸大小的光背板上。这样仅需一台设备,就可以替代传统的9台设备,功耗降低达60%。而过去,传统的波分设备需要大量光纤互联,占用大量机房空间,导致过多能源消耗。
在数据中心方面,华为的间接蒸发冷却技术,让制冷系统能耗下降40%至60%。而一般来说,数据中心都是“能耗大户”,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的电费占据了其70%运营成本。
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华为去年推出业界首个全液冷人工智能集群。在同等算力情况下,传统风冷集群需要86个机柜,而Atlas 900全球最快的人工智能训练集群,只需要16个机柜,功耗还降低了60%。
促进循环经济 践行绿色理念
铝、钴、铜、玻璃、金、锂、纸、塑料、钢、钽、锡、钨、锌……数不清的原材料,经过层层工序,最终才形成一部200多克重的华为手机。
要促进循环经济,必须坚持从原材料出发,在产品设计阶段优选环境友好型材料,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不断提升产品耐用性。
众所周知,塑料是电子产品材料当中最难回用的部分之一。2013年以来,华为在多款手机、手表中广泛采用生物基塑料,其中,超过30%由蓖麻油提炼而成,相对传统塑料,可减少62.6%的碳排放。
华为坚持选用再生纸,或符合负责任森林认证(FSC)所提供的纤维原料。自2018年起,华为累计使用认证纸张306吨。按照1吨纸约需要5立方米木材计算,相当于支持了76.55亩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华为产品包装还选择了100%可降解环保大豆油墨。
华为产品包装实行轻量化,减少纸张消耗,也减轻重量,降低运输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用好每寸空隙,Mate40比Mate7系列旗舰机型包装实装率提升68%;每部手机包装重量减少55克,每千万台手机可减少纸张使用约550吨,相当于拯救了9350棵树;说明书纸质件页数平均减少87%。
华为产品使用越久,回收越方便,资源消耗越少,就是为循环经济做出了切实贡献:在全球拥有3000多家服务中心,提供便捷的维修服务;与业界领先的报废供应商合作,负责任地、环保地处理废旧电子产品,通过提取原材料回用,减少对新资源需求;2017年至今,通过自有回收渠道,收集并处理电子废弃物超过5000吨。
科技守护自然 捍卫绿色家园
2011年,工程师 Topher White在参与志愿者行动中偶然发现,非法砍伐往往距离护林员站不足100米,但热带雨林中声音多样复杂,护林员很难分辨出电锯砍伐的噪音。
在Topher及其成立的雨林保护组织Rainforest Connection(RFCx)探索下,一套以华为手机设备为核心的太阳能雨林监听系统诞生了,名为“守卫者”。
“守卫者”们散布哥斯达黎加雨林各处,在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下不间断“倾听”雨林,并将数据实时回传到华为云上。一旦识别到电锯等盗伐异响,系统会第一时间将定位推送给护林员。两年来,华为还优化了人工智能声音分析模型,识别精准度大幅提升到96%。
借助科技赋能,人类探索、守护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过去100年间,由于栖息地消失和退化、强烈的人类干扰等因素,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野外种群数量不足600只。中国的生态学家想尽办法,希望再现“虎啸山林”,让“大猫”回归家园,回到中国东北广袤森林。
研究初期,科研团队往往要耗费大量人力,翻山越岭架设红外相机,定期更换数据卡和电池,最终获取的经常是半年甚至更久之前的影像,保护工作收效甚微。
为此,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与华为等伙伴一起,成功研发了一套集成云存储、智能分析、互联等新技术手段的“天地空”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系统。
其中,在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区域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华为与吉视传媒联合打造了一张700M有线无线融合网络,可以实时回传红外相机图像和高清视频,以及土壤、水质、空气等传感器数据等。目前,网络已覆盖了国家公园全境1.46万平方公里。
有了这套系统,生态学家就有了“千里眼”,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实时影像。仅一年半,系统就监测到虎豹等野生动物、人类活动、栖息地影像100多万次。
可以预测,ICT 技术将会不断协同发展,在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更显著作用。
先行先试 共建绿色联盟
鸟瞰华为东莞南方工厂,屋顶由一块块蓝色板子拼接而成,而这些蓝色板子就是华为园区智能光伏电站主体。
自2012年起,华为相继在东莞南方工厂、杭州研究所、南京研究所等地建成园区光伏电站。2019年,华为园区光伏电站全年发电量达1357万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万吨。自并网发电以来,华为园区光伏电站累计实现发电量10714万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9万吨。
坚持践行高能效、低排放的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坚持做绿色经济的有力示范者,华为在行动:在环保园区方面,2019年,华为完成自由冷却制冷改造、冷冻泵变频改造、照明改造等多个节能工程,实现用电量节省1797万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7万吨。在生产制造环节,华为采用工业企业能源智能化管理技术,通过智能化能量测量仪对电能、电流等进行监测与预警。当设备在无生产,单位能耗显示超标时,将自动调整。2019 年,华为在制造环节全年累计实现节电192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万吨。在物流运输方面,华为建设了中国、欧洲、迪拜、拉美四大全球供应中心,并在海外112个国家建设了国家级中心仓库,有效缩短了发货地与目的地距离,打造了绿色物流体系。华为还降低空运需求,空运比例从2016年的8.7%减少到2019年的6.3%。
减少 产品碳足迹,离不开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构建绿色供应链。
华为将环保要求融入采购业务全流程,在供应商认证、选择、审核、绩效管理以及物料选型等环节,明确环保要求,确保环保合规,激励供应商持续改善。2019年,共计35家供应商参与节能减排项目,累计实现碳减排超过8万吨。
在2025年之前,华为计划完成针对前100名供应商碳减排目标的设定。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写道,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力量平衡,被发端于英国、后波及全球的工业革命所打破,人与大地母亲血肉相连、唇齿相依的关系出现了逆转,人类把生物圈破坏和剥夺到山穷水尽、不可救药的地步。
这个难题渐渐有了答案,科技是应对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深知科技和自然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存在。企业在以行践言、不断向社会贡献自身力量的同时,也是在开拓自身的发展空间。要想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这条新赛道上,赢得更多行业竞争及发展优势,就必须放眼长远,坚持创新,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让科技与自然共生,已经成为20万华为人共同的环境保护观念。华为会继续发挥科技的力量,为自然、为人类、为地球做出更多贡献。(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副总裁 璩静)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