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未来港启幕;新增科技创新平台77家;投资1亿元设立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直接股权投资资金……1月初,科技日报采访组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看到,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本链在这里实现“四链合一”,勾勒出一幅亮眼画卷。
胶州湾畔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再次扬起创新的风帆。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孙永红表示,新区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融入新格局中展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
产才融合,打造创新生态链
5G时代,如何在岸上就能看到深海牧场里的鱼长得好不好、有没有生病?
最近几天,青岛智慧蓝色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王帅正带领团队在海上调试设备,探索通过蒸发波导技术,将5G信号接入深海牧场,将牧场中的数据、图像、视频实时传到岸上,供养殖企业做决策。
据介绍,这家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马远良院士领衔,其自主研发的海上微波通信系统可满足多个领域的海洋环境通信需求,属国际首创。
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助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招才中心副主任胡志鹏介绍,新区紧贴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14条重点产业链,积极引进高端人才领衔的产业项目。2020年,引进中国工程院顾国彪院士等领衔的基础研究领域高层次人才团队8个,新引进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75人,全区人才总量达66.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31%。
“研究院刚刚成立时,正是需要资金和人才的时候,每做一次试验,单人的成本就要上万元,新区为我们提供了600万元的支持,并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大楼和人才公寓,解了燃眉之急。”王帅说,借助新区的帮扶,2020年研究院产值已达2000万元。
青岛西海岸人才生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成威介绍,为解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资金不足问题,新区去年设立一期规模1亿元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直接股权投资资金,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种子期和起步期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
百川汇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五成
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剑的“分子筛吸附浓缩转轮”技术,经过技术迭代,前不久应用于奔驰汽车、熊猫电子等企业。
“以在华星光电和熊猫光电生产线的应用来说,该技术用于电子面板厂的车间通风净化,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效率达95%以上,使用寿命5年以上,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在技术和服务上具有更多优势。”华世洁研发人员张志翔博士表示,分子筛转轮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喷涂、印刷、电子半导体等行业。
在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新能源汽车B线底盘工段,记者看到,一辆辆RGV小车,根据事先设定的线路,将250斤重的电池包运送、定位到悬在半空的汽车底盘下,再自动举升、固定螺栓,几秒钟的功夫,电池便稳稳地植入汽车。总装车间BOP主管薛鹏飞介绍,宏光MINI EV百公里电耗最低可达到8.8千瓦时。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信局局长谢龙目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新技术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区建立完善了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新区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完成1800亿元,占规上工业的58%。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达到949家,创历史新高,是2019年的3倍。
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
“我很愿意与不同领域的企业家们聚在一起,聊聊各自发力人工智能的想法,互相提一下需求,商讨是否有解决方案。”在去年12月17日的工业互联网专场“企业服务日”上,多次参加这一活动的赛轮集团副总裁朱小兵表示。
当天,西海岸新区发布第二批“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揭榜挂帅暨工业互联网创新工作方案,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瞄准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项目申报指南由过去政府主导变为现在企业需求主导,谁来揭榜由企业说了算,探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运营。
“我们将摸排产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科研难点、技术堵点,梳理形成企业需求清单,建立‘揭榜挂帅’项目库,对符合条件的试点示范项目,给予最高奖补1500万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谢龙目介绍说。
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资源向西海岸集聚。到2020年底,新区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总量达到547家;集聚中科院13个涉海科研院所300余项科研成果,签订协议和达成合作意向44项,建成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水下探测设备研发等4个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引进挪威康斯伯格和安德拉、中海辉固、上海张江瑞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青岛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联合开展传感器、水下机器人等关键技术攻关。(记者 滕继濮 金凤 王健高 通讯员 王文辉 刘伟)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