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海南省“两会”刚刚落下帷幕,会上,省长冯飞的一句“‘十四五’时期,海南将以超常规手段打一场科技翻身仗”话音未落,关于这场“翻身仗”的行动旋即开启。
1月29日,2021年海南省科技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0年和近5年来的工作,并对2021年工作进行部署。
海南科技铿锵走过“十三五”
2020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局之年,是极为艰难又不平凡的一年。“全省科技战线全力投入科技抗疫及各项工作中,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科技创新工作逆势上扬,跑出了海南科技的加速度。”在作报告时,海南省科技厅厅长谢京开篇提纲挈领、言约意丰。
2020年,海南在强化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袁隆平团队在文昌盐碱地成功试种两季海水稻;嫦娥五号、“天问一号”从海南出发;由位于三亚的中科院深海所组织实施的万米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海南科技的每一个高光时刻,都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引起世界瞩目。
种业、深海、航天等“陆海空”领域,是海南立足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的高地。谢京介绍,2020年,海南大力推动培育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取得积极进展;加快推进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南繁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落地取得新成效,南繁种业科技创新力量聚集态势初步形成。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创新平台挂牌。推动在文昌建立中科院系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航天科技发展进程在加快。
此外,海南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方面也亮出了抢眼成绩单。对比“十三五”初期,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仅169家,之后每年增长幅度约40%,到2020年达到838家,增长近4倍。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9.9%,成为拉动海南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在科技人才工作机制、重大新药创制先导性项目、科技合作协同发展、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均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全面推进“一省两城三高地”
海南2021年科技工作主要思路可概括为“一省两城三高地”,即以“一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统领,推进“两城”海口、三亚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全力打造“三大高地”即种业科技创新高地、深海科技创新高地、航天科技创新高地。
从今年的科技厅党组一号文,记者观察到,围绕“一省两城三高地”,重点任务分解为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10个方面60个项目,并把“全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放在了任务之首。从部署来看,诸多配套文件也将加快制定或实施。比如,编制海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全社会加大科研投入、实施乡村振兴科技行动等。
在海口、三亚,海南将重点部署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两城将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发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方面争取新突破。海南将重点从加快培育国家实验室、推进深海科技城建设、加大引进航天领域科研力量等方面,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海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国章成对记者分析:“今年科技厅一号文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任务清单化,二是放眼长远。”他表示,将会对重点任务分项组织实施,使每项任务务必落地见效,并强化督查效能。
从“试验场”到“研发地”雄心初展
“科技创新是海南国之大者。”国章成表示,全省科技系统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打一场科技创新翻身仗,“大幅度加大投入、大幅度提升科创指标、大幅度抬升科技地位。”
事实上,在不久前召开的海南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刚上任的省委书记沈晓明对海南科技创新连发“三问”,指出了海南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存在的痛点和堵点,这在海南领导干部、市场主体和科技工作者间,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反思。海南省科技厅党组也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攻坚克难抓好重点改革任务。
“‘十三五’时期,海南更多是作为各省各地的科研‘试验场’,通过近几年的‘海陆空’布局,海南开始陆续聚集一批科研机构和团队,布置了一批重大的科学设施和科研项目,为‘十四五’海南从‘试验场’到‘研发地’打下了坚实基础。”谢京说。
从“试验场”到“研发地”,海南科技雄心初展。
“要趁着国家政策的黄金期、窗口期,打好这场科技翻身仗。海南科技大有作为、大有可为。”“打翻身仗,科技人要拿出饱满的精气神和精神面貌,打出能力和作风,打出科技创新在引领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地位。”谢京说道。(记者 王祝华)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