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科技日报记者从2021年度青海省地震系统工作会议中获悉,“十三五”期间,青海省优化观测台网布局,填补空白监测区域,已初步建成多学科相结合、定点观测与流动观测相结合、区域台网和专用台网相结合的地震监测体系。全省地震监测能力由原来的4.0级提升为3.0级,其中西宁市及周边地区由原来的2.5级提升为1.5级,格尔木市及周边地区由2.5级提升为2.0级。
五年来,青海地震预报业务体系稳步推进,出台了震情会商机制改革方案,确立了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工作体制,建立健全了震情跟踪和会商制度体系。完善了富有地域特点、不同时空尺度的地震预测指标体系,丰富了年度危险区判定短临预测和地震序列类型判定技术方法,构建了区域强震孕育发生理论与模型,逐步开启了数值物理预报探索。
青海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立明表示,“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地震局积极推进青海省防震减灾技术中心、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青海子项目、“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青藏高原监测能力提升项目等重大项目实施。构建青海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网络,项目建成后,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将提供秒级有效预警服务、分钟级烈度速报服务,切实提升青海省地震预警能力和烈度速报能力。
同时,“十三五”以来,青海地震应急准备和处置有力有序有效,青海省地震重点危险区内的地理地貌、人口密度、建筑物结构类型及抗震设防能力、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地震应急准备等地震灾害风险调查顺利进行,实现全省地震重点危险区全覆盖。有效应对了“十三五”期间门源6.4级地震和杂多6.2级地震等邻近地区发生的67次4级以上地震,参与新疆呼图壁6.2级和精河M6.6级地震现场调查工作。(记者 张蕴)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