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列8辆编组高速动车组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客)完成碰撞试验,这是世界首次在符合实际工况的线路上进行的整列车被动安全碰撞试验。此次试验有效采集了列车吸能系统的变形次序、防爬车、防脱轨性能等重要数据,成功验证了由中车长客自主研发的高速动车组碰撞吸能系统的安全有效性,标志着我国轨道客车被动安全技术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车长客视察时指出,中国高铁是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鼓励企业创新驱动、领先领跑、勇攀高峰。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为指引,中车长客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开展了国家级“一室、一站、一中心”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并在全球组建了北京、上海、波士顿、墨尔本等7个分研发中心,构建起了覆盖全球的完整技术体系。以此为基础,中车长客在轮轨关系、振动噪音、电磁兼容等十几项基础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高温超导、永磁电机研究等前沿技术获得提升;网络技术、仿真计算能力行业领先,极大增强了核心技术掌控能力。
被动安全是指当列车发生意外碰撞时,通过列车吸能系统中的多个吸能装置耗散撞击能量,降低碰撞带来的结构破坏,从而保护车内乘员安全。被动安全技术是保障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最后一关,其难度在于列车碰撞过程需要头车前端吸能结构和位于车厢连接处的中间吸能结构等吸能装置共同参与,其受力过程属于“强非线性复杂系统”,数值计算难以精确模拟。目前行业内主要采用零部件、单节车辆吸能结构试验的方法,还不能完全精确模拟真实情况。
本次试验按照欧洲耐撞标准(EN15227)和中国铁路标准(TB3500)规定的场景开展,一列整编列车以36km/h的速度撞击另一列静止的整编列车。此次试验采用中国高速动车组标准编组模式(8辆编组),整列车所有的吸能结构都与实际运行的动车组相同,试验在符合实际运营工况的全长8.7公里试验线路上进行,最大程度模拟了真实场景。两列重达462吨的列车相互碰撞发出巨大声响,但根据科研团队现场采集的试验数据显示,列车吸能结构以可控的方式压溃,各吸能装置的试验数据符合设定值,车辆未发生爬车、脱轨现象,车体结构保持完整,符合并超过欧洲及我国行业标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中车长客科研团队历经6年时间,搭建了包括智能驱动、高速摄影、动态测力、集成控制等10大系统的国际一流列车线路碰撞试验验证平台,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刚性墙碰撞和长编组列车实车线路碰撞的测试机构,具备了行业领先的轨道车辆安全研究设计和试验验证能力。2020年12月,中车长客被国家铁路局授予“高速列车本构安全铁路行业研究中心”。
依托国家级试验平台,中车长客先后为中国香港沙中线地铁、美国波士顿地铁、澳大利亚墨尔本地铁等车辆开发吸能装置并成功进行了试验验证。在高速动车组领域,经过近百次分析计算及试验验证,成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被动安全碰撞吸能系统,并已在复兴号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等列车中得到应用。
据中车长客资深设计专家李本怀介绍,在此次试验前,中车长客已分别成功进行了单列车、3辆编组、5辆编组高速动车组的碰撞试验,通过大量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碰撞数据。下一步中车长客将继续开展高等级碰撞吸能系统和轻量化吸能结构的研发和试验工作,探索世界高速列车被动安全技术的前沿领域,为中国高铁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记者 杨 仑)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