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 科技 > 科学 >

研究揭示流水噪音塑造两栖类鸣声信号进化 助力相关研究

研究揭示流水噪音塑造两栖类鸣声信号进化 助力相关研究
2021-08-16 10:07:38 来源:中国科学报

根据声音适应性假说(acoustic adaption hypothesis,AAH),动物的鸣声信号应该朝有利于在所处环境中高效传播的方向进化。目前,关于AAH的研究多集中于植被对动物声音的影响,从环境噪音的角度对AAH进行检验的工作相对较少。另外,与噪音相关的AAH研究中,仅有少数几个声学特征被用于大尺度分析。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动物行为与仿生项目组以蛙科和蟾蜍科的105个物种为对象,整合多种方法,探究了具有高强度噪音特征的湍流环境对动物鸣声信号进化的影响,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动物学前沿》。

研究人员收集了上述类群的鸣声环境、体型大小、鸣声主频、调频和谐波等特征。基于12S、16S、CXCR4和RAG-1四个基因的序列,采用贝叶斯算法构建了这些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最后,采用基于系统演化的广义最小二乘法(PGLS)模型,分析了流水噪音环境如何塑造无尾两栖动物声音特征。

结果表明:第一,鸣声环境和体型大小均为系统发育相关的因素,但谐波和调频特征不是系统发育相关的因素;第二,流水类群的声音主频显著高于静水类群,两者的频率差异主要由动物体型和生境差异所导致;第三,无论蛙科还是蟾蜍科,静水类群都有更多的物种具有谐波和明显的调频特征。AAH认为,噪音环境会驱动动物的频率向高频进化,并且抑制频域轮廓特征的复杂化。因此,该研究结果支持AAH对噪音环境的预测。本研究对动物在流水和噪音污染环境中的适应和进化,均具有重要的启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赵龙辉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崔建国为通讯作者;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汪继超和美国美国圣约翰大学博士Juan C. Santos为合作作者。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和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的资助。(作者:张晴丹)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1-08-16 09:44:43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预计到2024年 一线城市5G覆盖率将达到60%

2021-08-10 10:59:26预计到2024年 一线城市5G覆盖率将达到60%

银行界首款智能手表,广发银行能否在智能穿戴界突出重围?

2021-08-10 10:24:16银行界首款智能手表,广发银行能否在智能穿戴界突出重围?

王启亨:为什么价值互联网Web3.0会诞生在东南亚?

2021-08-09 20:50:58王启亨:为什么价值互联网Web3.0会诞生在东南亚?

中量质子CEO长风:从零开始搭建工业级推荐系统,你不可不知的五大问题(上篇)

2021-08-05 10:08:31中量质子CEO长风:从零开始搭建工业级推荐系统,你不可不知的五大问题(上篇)

半条被子彰显军民鱼水情深,梦洁深耕红色产业助力中国品牌崛起

2021-08-02 11:40:39半条被子彰显军民鱼水情深,梦洁深耕红色产业助力中国品牌崛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