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袁仕联
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的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相比,广东东莞的松山湖科学城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不足?如何围绕四大定位,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主办方供图)
12月1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战略咨询座谈会——东莞市发展战略院士咨询委员会2021年会上,众多院士专家纷纷建言献策。
把人才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资本
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院士表示,人才建设是科学城建设最基础、最关键性的问题。在国家战略之下,应该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普通科技人才、大国工匠、技能型工人,打造整体性的人才系统工程。
丛斌院士特别强调,之前东莞在发展中常常提到“招商引资”,现在更应该提出“招才引资”,把人才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资本,把它作为股权去对待。当前,国家正在就相关内容出台相关法律。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田刚院士从大湾区大学建设予以建言。田刚院士表示,大湾区大学要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尤其是松山湖,比如华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散裂中子源等优势,创新办学模式,培养新型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院士建言,院士专家是重要的科技资源,应该吸引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在松山湖科学城集聚发展,给更多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机会,让他们在这里创新创业,在这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潘毅院士建议,加强对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松山湖科学城应依托现有优势,聚焦材料、计算机、信息和生物三个方面,为此引进、培养综合性、创新型的人才,培育交叉学科的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陈新滋院士表示,随着科技发展,很多突破性的成果会在合作研究方面,跨领域、跨学科、跨学校,甚至跨地区、地域的合作产生的新成果的机会会更高。
松山湖科学城应该依托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建立人才沟通交流的制度,鼓励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才合作,加速科技创新的发展。”陈新滋院士表示。
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差异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赵忠贤院士表示,对标世界一流科学城,东莞应考虑出台针对性配套政策,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让更多科研工作者了解到松山湖倾向于欢迎哪一类人才、哪类企业、哪类项目。
同时,赵忠贤院士建言,东莞应打造“品牌材料”,在某一材料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许宁生院士表示,虽然松山湖科学城有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等发展的基础,但是现在更应该以“清零”的心态来看。
丛斌院士对于松山湖科学城的发展建言。“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基础研究为后盾,以人才建设为抓手,以法律制度为观念,以国家支持为保障,共同建立一个研、学、产、用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陈和生院士表示,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要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某些关键问题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贡献。
陈和生院士还从湾区科创资源的流通建言,东莞应和港澳建立配套政策,加强在资源、人员、经费、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交流,更好地发挥港澳的优势。
潘毅教授同样建言表示,松山湖科学城应该依托现有优势,和深圳、香港等地形成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共进。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