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 科技 > 行业 >

为什么黑客帝国中的机器人都不像人?_Giphy_人形_人类

为什么黑客帝国中的机器人都不像人?_Giphy_人形_人类
2022-01-17 12:05:18 来源:搜狐号

《列子·汤问》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周穆王时期有一个能工巧匠叫做偃师,他制造出来的木偶能歌善舞,仿佛活人。穆王与侍妾一同观赏,木偶对侍妾眉目传情,穆王大怒,欲杀偃师。偃师只好拆开了木偶,显示这确实是使用机关零件制成的假人,穆王这才作罢。

这大概是全世界最早的人制造机器人故事,早于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的《弗兰肯斯坦》,也早于卡雷尔·恰佩克(Karel Čapek)的《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这些最早的机器人故事都有一个共性:人按照自己的样子制造机器。

一个很像黑客帝国中“哨兵”的风筝丨站酷海洛

但在《黑客帝国》系列中,机器人的形状都不类人,而是章鱼、昆虫,或者是各种更加稀奇古怪的形状,这是为什么?

“人形”有用么?

最直接的解释,当然是人形其实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人类的外形是演化史上的偶然,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妥协和临时解决方案,在任何一个特定领域,都不是效能最优的:我们奔跑的速度不如猎豹;也不能像鸟类那样在天空中飞翔;游泳也没有鱼游得快。人类的优势在于大脑,和灵巧的手——正是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人才得以成为人。但直立行走也给我们的脊椎造成了过大的压力,导致人类脊椎很容易劳损。

哎呀~丨Giphy

直立行走本身在效率上都是很低的,这需要一套高度发达的小脑系统时刻监控身体姿态,作出平衡,因此人脑演化出非常复杂的一套算法,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将其完全复现出来。在大自然的演化过程中,大多数动物只有四肢,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巧合和路径依赖。

在现实世界中,机器人开发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特定领域的特定问题,在这个层面,人形的价值更有限。一台工厂流水线上的机械臂是机器人,一架四旋翼无人机也是机器人,我们还完全可以将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视作一个机器人。

再哎呀~丨Giphy

对人形机器人最热衷的国家是日本。我的一个朋友就是机器人专业的博士,说过他在美国申请机器人研究方向经费的时候,只要看见是“人形机器人”的申请一律驳回——所有此类申请,全是日本团队发出的。2007年,本田公司也曾在CES上公开展出过其双足机器人Asimo上下楼梯的功能,但是其“鲁棒性(指系统在扰动或不确定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它们的特征行为)”惨不忍睹,你可以在网上找到它笨拙摔倒的视频。

卖萌为主的本田Asimo丨Giphy

另一例著名的人型机器人,是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的Atlas。它能够以人的姿态走路、越障,甚至还可以做后空翻——波士顿动力研发这款机器人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展示其对于人类直立行走和身体运动算法研究的深刻积累。在波士顿动力的官方网站,他们目前销售的主流机器人产品,仍然是四足机器狗Spot,和一款用来搬运货物的带轮机械手Stretch。显然,在实际的环境中,这些非人形产品在实用性上要比双足机器人强太多了。

波士顿动力的双足机器人丨Giphy

在《我,机器人》电影里,人形机器人的主要用途是处理家务,这本质上就是《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的现代版本:既然这个机器人的用途就是替人做家务,那么长得跟人一样,能够使用为人类设计的各种设施是很符合逻辑的设计原则。片中还有最新一代NS-5机器人帮忙做菜的段落:机器人拿着一把菜刀以人类不可能达到的速度和精度切了一段黄瓜,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就衷心希望有这么一个机器人。

在施瓦辛格主演的那一版《全面回忆》里,故事主角来到火星,坐上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就是一个机器人——与其说这是一个机器人在开车,还不如说是出租车公司认为在自动驾驶出租车上放一个人类模型对乘客更加友好,设计一个能够手持方向盘脚踩油门刹车的人形机器身体则大可不必。

腾空落地动作是超高“鲁棒性”的体现之一丨Giphy

有趣的是,根据完全相同的逻辑,国内某新能源出行品牌给他们汽车上的交互系统设计了一张“脸”:一个小小的球形显示屏可以显示各种表情,让车上的乘员感到更加亲切自如。

从这个案例也可以看出,今天设计人形机器人的主要用途,仍是将其用在人机交互上面——人类更愿意面对一个更像自己的东西,而非纯粹的机械。偃师制造出来的木偶,主要功能是歌舞而不是打铁做工,说明我们的先人在两千年前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而多足机器人的“鲁棒性”会有天然优势丨Giphy

人与机器如何共生?

就在去年,英国公司 Engineered Arts 展示了一个有着复杂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机器人 Ameca。这个机器人的脸上布满精细的可动部件,用3D打印出了仿真皮肤,再配合手势,让人赞叹表情生动,又感到些许惊恐。这台号称“有史以来最逼真”的人形机器,能达到最好效果依然是“像”而不是“真”,人还是能够一眼看出这东西的表情不过是机械程序的结果。

这就是所谓的“恐怖谷效应”:人形玩具做得越逼真就越能获得人的好感,但是在逼真到一定程度之后好感就会突然下降——人会立刻察觉到这东西跟人有差异,产生厌恶情绪。因此,现在很多人形玩偶的面部设计趋向更加夸张抽象,更不像人,以避开“恐怖谷”。人形机器也一样,比如索尼公司推出的娱乐用机器人 QRIO,能够跳舞,就没有脸,只有两个抽象的大眼睛。

在过于逼近真实和真实之间的距离最可怕丨Giphy

在《攻壳机动队:无罪》中,开场是一段机器人的制造过程:被制造的是一个玩偶机器人,犯罪集团劫持来小孩,将他们的的自我意识拷贝到这个玩偶中,最后引发一系列事件。虽然片中没有明说,但是也暗示了这个玩偶机器人具备性功能——这可能是目前人形机器人开发的一大动力。

性爱机器人(Sex Robot)某种意义上可被认为是人形机器的终极“圣杯”:要制造出模仿人类自然生理功能的、可同人类肌肤接触不暴露破绽的、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的,并且不会让人产生“恐怖谷效应”的机器人……这是将人形机器人的要求拉到满——任何其他种类的机器人都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偃师的木偶还可以向穆王的侍妾抛媚眼,同理,性爱机器人要能够唤起人性,这可能需要一个强人工智能,能够理解人类的情绪和表情动作的细微变化。不过反过来想想,考虑到人类多种多样的偏好,大批人能够对着纸片人发情,这也似乎不是一个太困难的任务了。

如果让机器选择,那外形将是另一种进化路径丨站酷海洛

回到《黑客帝国》,为什么《黑客帝国》中的机器人不像人类?这实际上在《黑客帝国动画版》里有解释:最早,人类发明了机器人为自己服务,那个时候的机器人就是人形。人类按照自己的样子设计出机器,就如同神话中,神灵按照自己的样子设计出了人类。那之后,机器人觉醒了,随之爆发了大规模的“消灭机器人”运动,机器人只好出走,它们建立了自己的国家“01”。那个时候机器人仍然是人形的,他们甚至还派出了大使来到联合国,想要与人类平起平坐,那时的机器人还打扮得如同人类,穿着人类的衣服。然而,人类还是决意消灭机器人,战争爆发。最终机器人击败了人类,那时的机器就没有人形了,什么稀奇古怪的外形都有。而那时跟人类进行最终谈判的机器,就是许多复眼如同某种“邪恶”昆虫的形状,望而生畏。最终,机器建立矩阵、控制人类,我们看到的机器就变成了电影中的那个样子。

若真有机器主导的世界,它们不大会保持人形丨Giphy

最开始,人控制机器,将机器建造成自己的样子;那之后,机器控制人类,变成更高等的存在,就抛弃了人形外壳。按照自己的形状制造子嗣,这是“神灵”的工作,人类来做,就是僭越。最终机器篡夺了人类的权柄,成为新的“神灵”。在《黑客帝国》第四部中,有一批机器叛逃到了人类阵营,这些机器人的外形就显得更加古典,更加能够博取人类的好感——比方说那台像某种海洋生物的机器人,就有着大大的眼睛和钝圆的吻部,让人觉得可爱。

嗯,共建人际和谐才重要丨Giphy

人类制造机器,无论是什么形状,都是在制造工具——一种人类双手的延伸。《黑客帝国》主题之一也落在这一点:人与机器的共生。

在结尾,我们可以引用《2001:太空漫游》第一章的最后:

“工具的制造者被他们的工具重新改造了。

在使用棍棒和火石的过程中,他们的手变得比任何动物的都更加灵巧,使他们能做出更好的工具,这反过来又使他们的四肢和头脑更加发达。这是一种加速的、积累的过程,到了最后就产生了人。

当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没有防御能力的同时,他的进攻手段变得越来越具威慑力。他逐步升级地用石头、青铜、铁和钢制造各种刺杀的利器。在相当早的时期他就学会了怎样从远处把猎物击倒。长矛、弓箭和枪炮以及导弹给了他具有无限射程和几乎是无限威力的武器。

虽然他也常用这些武器来对付自己,但若没有它们,人类决不能征服整个世界。他为它们费尽了心机,它们也为他忠诚服务了多年。

但时至今日,只要它们还存在,他就只能活一天算一天。”

作者:邓思渊

编辑:卧虫

一个AI

从今天开始,善待家里的冰箱彩电微波炉……万一呢……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深耕数字化转型新赛道 新基建布局仍是重头戏

2022-01-17 10:40:51深耕数字化转型新赛道 新基建布局仍是重头戏

河南省2021年度5G建设任务超额完成 居全国第5位

2022-01-14 11:16:01河南省2021年度5G建设任务超额完成 居全国第5位

CES 2022:多款BOE Inside展品亮相,加速“屏之物联“创新领航

2022-01-12 13:44:39CES 2022:多款BOE Inside展品亮相,加速“屏之物联“创新领航

从1G演变到5G 技术成熟与应用爆发相辅相成

2022-01-12 10:25:11从1G演变到5G 技术成熟与应用爆发相辅相成

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同比增长64%

2022-01-11 10:46:57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同比增长64%

“元宇宙”疾风劲吹 众多巨头抢滩百亿赛道

2022-01-10 12:27:01“元宇宙”疾风劲吹 众多巨头抢滩百亿赛道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