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中国科协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生活中,有哪些谣言让我们一眼洞穿,又有哪些似曾相识的“科学理论”曾让我们信以为真?
谣言1.“0蔗糖”就是无糖
真相:0蔗糖不代表无糖。“0蔗糖”可理解为未添加蔗糖,但并不代表该食品内不含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其他糖类。“0糖”和“0蔗糖”表示的含糖成分、含糖量截然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
谣言2.用乳铁蛋白牙膏能杀死幽门螺旋杆菌
真相:幽门螺旋螺杆菌主要寄居在人体胃部,在口腔牙菌斑、舌苔、唾液也有少量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使硫化氢大量增加,引起口臭,这并非通过刷牙就能解决。目前,对于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模式,牙膏只是刷牙的辅助用品,不能作为药物发挥治疗作用。
谣言3.“一孕傻三年”
真相:“一孕傻三年”本身就不科学。因为生养孩子令妈妈们紧张、疲惫,睡眠质量直线下降,这会导致人经常出错。但这些都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造成的,跟“傻”不沾边。这种论调,既不尊重女性,更无科学性可言。
谣言4.核技术灭蚊对人体不安全
真相:核辐照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已比较普遍,被证明是安全无残留的。核辐照技术灭蚊就是瞄准蚊子强大的繁殖能力,使用射线辐照破坏雄蚊的生育能力,让雄蚊不能正常孕育。这种灭蚊方法对环境的污染基本忽略不计,不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谣言5.减肥应该拒绝吃主食和油
真相:油脂和主食都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脂肪除了能提供热量,还起着保护脏器、维持体温、提供必需脂肪酸等重要作用,而主食能提供必需的热量,如果为减肥拒绝摄入,会让身体没法高效运转,带来健康风险。
谣言6.水果越酸维生素C含量越高
真相:水果吃起来酸不酸,主要取决于水果中的有机酸含量,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此外水果的含糖量,会影响水果的“糖酸比例”,含糖量高吃起来甜,反之更酸。因此,口感是否酸,受维生素C的影响很小,靠口感来判断维生素含量,是不准确的。
谣言7.“左旋肉碱咖啡”可以健康减肥
真相:虽然大量文献证明左旋肉碱可降低体重和减少体脂,但大部分受试者都配合适量运动及合理饮食。人体自身可合成足够的左旋肉碱,单纯口服左旋肉碱并不能增加肌肉肉毒碱浓度,也不能促进脂肪燃烧。单纯靠饮用“左旋肉碱减肥咖啡”减肥不靠谱。
谣言8.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更安全
真相:是否加入食品添加剂是由食品性质和生产工艺决定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必须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这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A食品中无毒的添加剂,在B食品中可能就严禁添加。因此,不能单纯以是否有食品添加剂来判定食品的安全性。
谣言9.不渴不用喝水
真相:不要等到身体已经发出“渴”的信号再喝水,因为一旦能够觉察到“渴”,就意味着身体至少已经缺水2%以上,而经常缺水,会对健康有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可以保持一定频率,每次喝50-100毫升。一次喝水太多,对身体也是有损害的。
谣言10.量子波动速读,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真相:人类在学习的时候,人眼对于信息的获取、大脑对于信息的处理都是有生理极限的。量子研究“波”的概念和水波、声波有很大区别。而且无论波的概念如何拓展,书本上的油墨并不具备辐射和传播的功能,书本的知识更不会自动呈现到人脑里。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