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过去认为遥不可及的未来,正在变成理所当然的现在。不久前,自动驾驶冲上热搜,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立足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新时代,在“车”交通领域,得益于这几年智慧交通快速发展,部分城市路侧智能感知设备成熟应用,道路精准感知能力不断增强,算力提升突破,算法创新优化,“聪明的路”“智慧的车”“车路协同”逐步走进现实,自动驾驶呼之欲出,并开始重新定义城市治理与居民的生活方式。
政策释放强音 智慧交通聚焦民生带动产业
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02亿辆,较2020年增加0.21亿辆,同比增长7.47%,其中,有7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同比增加9个城市。不难预测,这些数据在未来仍将保持高位增长,公共停车泊位、道路通行效率、交通管理压力等维度继续承压,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智慧交通与自动驾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先导性基础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新基建的典型代表,具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价值:不仅可以带动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实现百姓绿色出行,疏堵保畅,降低空气污染水平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据报道,智慧交通可使车辆安全事故率降低20%以上,交通堵塞减少约60%,现有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2-3倍。
近几年,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抓住产业智能化发展战略机遇,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与规划,加速推进我国向交通强国升级。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委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出要“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正式公布,并框定了以智能交通为首的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具体范围,提出要“发展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出行服务”。
“感知”成自动驾驶落地最大瓶颈 多传感器融合大势所趋
毋庸置疑,要想获得更安全、更易获得的自动驾驶体验,车路协同技术是关键。实现车路协同的核心在于将感知设备部署于道路,以获得驾驶位以外的视野,消除视觉盲区。在车路协同的环境下,让“路看车”,“路告诉车”周边的情况,辅助车辆“决策”。
有业内人士表示,自动驾驶的普及,不能只依赖单车智能,道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也很重要。如今,市面上已有通过单纯依靠路侧传感器感知,而车辆系统依然可以进行自动驾驶的实践。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教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自动驾驶发展存在严重短板,人工智能尤其是视觉智能存在较大缺陷,感知是个巨大瓶颈。他认为,自动驾驶最终会走向多传感器融合,既有激光雷达的主动视觉,也有摄像头的被动视觉。多传感器一定要解决信息融合的问题,而信息融合往往是自动驾驶最核心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直以来,作为交通行业头部AI企业,智慧互通(IICT)在智慧交通、智慧停车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转化与落地应用成效:深度服务全国北上广深等35余座大中型城市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赋予路侧更强大的感知能力。而在违行违停、交通拥堵、事故多发的路口,以自主研发的全息路口技术(采用全国首创多目雷视融合)突破应用边界,让红绿灯装上“眼睛”、配上“大脑”,拥有智慧,为实现通行更高效、绿色低碳、安全全面赋能。智慧互通(IICT)正在以静动交通融合智能技术,力促智慧交通的发展,释放静动交通场景合拢的无限动能,从路段到路口,逐步构建智能的路网,支撑车路智能协同,为自动驾驶应用构建基础设施并保驾护航。
伴随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为代表的Cloud2.0新技术集群的融合发展,城市的运行机制已迎来加速重构,数字化、智慧化演变,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智慧互通(IICT)将以AI科技为抓手,不遗余力加码“车”交通发展,让人们享受到更优质的出行体验,让城市更美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