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泱泱,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着无数优秀的文化宝藏,同时因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更是让中国文化风俗移地异景,百花齐放。源远流长的方言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溯源之基,也是传承之本。3月18日,讯飞输入法、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江苏文艺广播携手蜃楼志STUDIO礼献姑苏,AI吴语旁白方言公益短片《姑苏琐记·懒画眉》上线,希望通过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视觉盛宴,让古老的美学内核创意复“新”。
AI饰旁白一角 细腻演绎“吴侬软语”
21年底,方言保护计划首支AI方言文化公益系列短片《姑苏琐记·金缕衣》破圈传播,通过AI技术与影像创作推动方言回归,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其姊妹篇《姑苏琐记·懒画眉》22年春日上线,延续前作叙事风格,讲述明代隆庆年间爱好昆曲的苏州厨娘,因工作错失听戏机会,后偶遇来府中唱戏的伶人并款待其吃食,意外得到回馈,终以如愿的故事。该片不仅表达了古时底层平民互助的美好情谊,还处处透露精致典雅的苏式生活。《姑苏琐记·懒画眉》依旧由AI进行苏州话配音,看动人姑苏故事,听婉约吴语呢喃,在传统美学和温煦情感中,再现方言背后的文化自信。
方言有着普通话无法比拟的天然亲切感,是彼此认同的标识,也是增进情感的纽带。为了更好呈现古代文化之韵,《懒画眉》全片使用方言进行对话演绎,同时吴语旁白由科大讯飞苏州方言语音合成系统配音完成,将代代相传的方言“带入”互联网,“搬进”视频中,让AI与传统文化跨圈共舞,预示着一个科技的生活化场景或已到来。
历时三年时间 教会AI流利说吴语
苏州话作为一种世代流传的语言,来源多样,十里不同音,标准难以制定,又缺少母语发音人和志愿者,所以在识别和合成系统研发过程中,种种挑战接踵而来。为了让AI说一口流利的苏州话,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联合讯飞上海研究院与合肥研究院等技术团队历时三年时间,积累千余小时的方言语料,通过技术迭代训练,最终使合成自然度和感情化方面获得巨大进展。这一次,讯飞输入法、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携手蜃楼志STUDIO,将技术落地到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影像中,让高精尖与烟火气并存,打造出跟上时代步伐的文艺作品,让传统文化以新颖的方式走入大众视野。
AI助力传统文艺复“新”与年轻群体双向奔赴,为方言的新时代打开了良好的局面。自2017年开始,讯飞输入法发起方言保护计划,通过“AI+公益”创新方言保护形式,旨在唤醒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保护语言多样性的意识,获得海量的和不可迭代的原始语料,搭建起“方言库”,并在讯飞输入法App中实现23种方言以及5种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识别,还完成11种方言合成和2种方言翻译,将研究成果普惠大众。
科技跨圈文化 造就地域特色铭牌
科大讯飞消费者输入法业务部总经理程坤表示,让方言文化复“新”,首先要做的是让方言重新活跃起来,更加深入大众生活,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口口相传。其次是挖掘方言使用价值,在科技和文化双轮驱动下创新应用场景,打破传统方言“难保难用”、“只保不用”、“保了无用”等问题,从而使保护和传承不会点到为止。我们将继续联动社会各界力量,让方言更科学的保护,探索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秉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蜃楼志STUDIO在摄制《懒画眉》时,基于传统元素编剧设计,譬如对剧中角色安排了符合时代流行的服饰和装容。为了让观众一眼穿越回所设定的年代,通过寻觅古宅原汁原味的厨房、真实的旧物陈设、施展庖厨技艺等营造出古代质感的场景,既富有充沛的想象力,又拥有强烈的代入感,使观众对中国古代风貌产生浓厚的兴趣。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特色铭牌,在短片中结合AI方言旁白,将沉甸甸的历史展示于我们眼前和耳边,鼓舞每一个人再拾乡音,向世界讲述家乡文化的美好。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好方言也是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姑苏琐记·懒画眉》中听到高拟真的吴语旁白,利用科技创新的形式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不仅是对创新探索的肯定,更是保护好历史、传承好文化、复兴好文艺的一种体现,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指向意义的历史坐标。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