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月,春暖花开。然而对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机电职院)专业心理教师来说,却是一个忙碌的季节。
3月29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常州机电职院西南校区,看见几位心理教师正在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倾听着学生的心声,耐心地回答着不同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建议。
常州机电职院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李玲玲告诉记者,常州机电职院已先后为5.6万名在校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消除内心的困惑,为未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需高度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在李玲玲看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十分复杂且重要的现实问题。从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来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情感因素四大类,且发生的行为表现、发病机理等各不相同。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环境、生活节奏不断变化,让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大。去年,常州机电职院就有4000多人次在校生接受了不同方式的心理支援。”李玲玲说,春秋两季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影响到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在常州机电职院党委书记沈琳看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更要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疾病预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李玲玲介绍,常州机电职院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全程教育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开设人际关系、情绪调控、恋爱心理、生命教育、消费心理等专题必修课,提高大学生抗御心理疾病、人际沟通等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能自觉对自己的行为和健康负责,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常州机电职院副校长黄宝玲介绍,目前常州机电职院已建有1个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1个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7个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并从在校生中选拔出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形成体系化、网格化、上下贯通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构建“家校医社”联动育人模式
在常州机电职院领导眼里,解决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高校决不能让在校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不能让心理问题成为学生成才路上的绊脚石。
目前,常州机电职院建立起“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工作网络格局,构建“四季活动引领、教学咨询并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等荣誉称号。
相关专家提出,新《精神卫生法》实施以来,规范了高校的心理咨询活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日益成为各大高校所面临的难题之一。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部门联动机制,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调动各方资源,构建“家校医社”联动育人模式,让全社会参与进来,共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