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特斯拉全新定义了汽车,那么服务机器人的出现,则从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服务行业。
2020年以来,服务机器人行业整体高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服务机器人生产量就呈现暴增态势,1-6月的平均增速达到70%。着眼于具体数量,2021年6月,服务机器人产量累计值达到392万余台,而在2月份,这一数据仅为95万余台;短短5个月时间,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了约296万台。而这一累积数据到2021年12月,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21万台,产量增加48.9%。
让服务机器人横向延伸
行业的飞速发展,助推了垂直分类的进一步细化。
家用、餐饮用、酒店用、娱乐用、医疗用、清洁用等服务机器人细分领域均顺势而起,这块千亿级的大蛋糕吸引了无数“分食者”。
与此同时,红杉中国、高瓴资本、软银等专业VC/PE积极布局,美团、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更是跑步入场。服务机器人赛道之热,可见一斑。
着眼于供给端,5G、物联网、云计算、语义识别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让服务机器人的能力边界不断拓展;再聚焦需求端,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无接触服务”等刚需场景的出现,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现象日益严峻,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虽然我国的服务机器人逐渐进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展出繁多的产品种类,但在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集成服务则良莠不齐,在产品系统研发过程中面临成本、技术、配套等诸多瓶颈。”国内知名服务机器人企业中智卫安CEO涂静一日前在接受 BDDWATCH采访时表示,中智卫安在入局服务机器人之初,便给出了不一样的“打法”。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硬件产品价格变得可控。”涂静一指出,综合考虑成本和机器人市场需求,中智卫安在投入精力对机器人单项技术做垂直深入的研发之余,更在机器人大赛道中选择了更适合自身条件、需求量大的产品类型进场,在把产品售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前提下,帮助客户在短时间内引入产品并使用,促进转化率提升。
与此同时,中智卫安通过打造机器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的全链条运营共享生态链做横向延伸的多元化拓展。“先做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集成商’,再逐渐投入核心技术研发。”
事实证明,中智卫安的“打法”是正确的。中智卫安一步步明确发展思路,产品规模化应用之后,持续提升前端实时分析能力和后端数据处理、AI融合能力,并不断深挖楼宇场景的需求,从而实现系统上的自我、持续学习和场景的自适应应用能力;并着力构建从云端平台、硬件产品生产制造,到核心技术及售后服务完整的产品生态系统。
以设计融合科技,将人文带入品牌文化
经过两年多的市场历练,中智卫安平台规划逐渐进入正轨。中智卫安开始着眼于对硬件产品做全面升级,思考如何让产品更具人文化、情感化,以及更加充满温情的交互性。
“让商用服务机器人落实在功能应用的效率上而非拟人态的表达上,而追求功能效率又如何将产品赋予一定的人文要素是我们常思考的问题。”中智卫安设计总监翟子涵表示,“科技产品更应该具备人文和感性的色彩,包括交互方式也应该更加充满温情。”
高科技产业“设计驱动”绝不是单纯为产品贴标签,而是要由具备设计思维的人带领产品团队,从做产品定义开始就注入能让产品散发人性化光彩的基因。中智卫安在坚持“以用户为核心”的前提下,科技与设计的融合,最关键的是突破专业的壁垒,科研人员和设计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
2021年以来,中智卫安设计团队开始重新规划设计语言,外形更加柔和、轻量,材质也更加细腻,交互方面更具人性化,并研发推出了两款轻量级机器人产品:新款迎宾服务机器人VOCA和新款智能接待机器人VOKO。
据介绍,VOCA可在小范围空间内穿梭巡回,为客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VOKO则提供空间中通行管理、健康码识别、体温筛查等核心应用。同时,VOCA、VOKO与科大讯飞合作,加强了机器人在语音对话上的能力及交互体验,人机交互也是在新系列机器人上可持续拓展的设计点。
涂静一强调,机器人领域里很多企业都想做得足够深,但我们更倾向于做广,把技术与资源进行整合创新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能量就很巨大。翟子涵亦指出,“接下来我们会着重推出一些更有利于保障空间环境健康的新产品,其不仅仅只有消毒功能,还会挖掘出更多新需求。”
未来,中智卫安还将持续紧跟用户需求,在成熟场景大规模交付的同时,继续深挖多样化的细分场景;同时坚持以设计融合科技,开拓商用服务机器人的更多可能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