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有27.6%的经销商认为2022年新车销量将有5%~10%的增长,认为“增幅为0~5%”的比例有17.2%,“增幅小于10%”的比例有18.7%,仅有36.5%的经销商认为今年汽车市场是负增长。
在经济环境稳中有升、疫情管控有力的前提下,巨大的汽车保有量能够为车市的高位“新陈代谢”提供足够的自驱动力,因此,调查结果显示的近七成经销商乐观预判也自然顺理成章,但对汽车经销商来说,在今年大好形势的背后,或许仍存在若隐若现的“新三坑”。
易车日前解析研判,经销商应如何绕过今年“新三坑”?4S店自身的活血、造血或是关键。
重库存:高销量目标下的压力积滞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3年来的库存预警指数统计看,2021年以来,汽车经销商的库存预警指数与此前几年相比出现显著下降,一方面这说明汽车厂商与汽车经销商之间的共生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厂商更加看重汽车经销商的生存能力和资金活性,另一方面则体现出汽车经销商自身对库存变化的重视,除了主动调控库存状况,也更加注重合理的库存结构。
价格战:供需缓解后的“终端后遗症”
从目前市场反馈的消息来看,虽然丰田、大众等主流合资厂商仍宣称受到“缺芯”影响,但实际国内多数品牌都正在或已经走出“缺芯的阴霾”。无论是厂商的排产节奏,还是上下游零配件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都在一年多的历练中进步显著;加之不少自主品牌车企主动在半导体、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上倾斜投入,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国内车市,特别是自主品牌面对“缺芯”挑战的底气。
在“芯片短缺”的这一难题逐步得到缓解后,小范围的疫情反复影响也正得到有效控制,我们有理由判断国内汽车厂商的产能恢复将在上半年逐步改善,而在下半年可能彻底恢复到“缺芯”前水平,而由此将带来的供需关系变化也势必影响到终端销售价格的波动。即便目前国内汽车消费出现个性化、年轻化的趋势,但对多数主流合资和自主品牌的汽车消费者来说,在同城同品牌、同城竞品间的竞争中,价格差异更能起到“一锤定音”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下半年随之而来的潜在“价格战”极有可能一触即发。
涨价潮:牵动终端客户的最敏感神经
相比“价格战”的血雨腥风,今年国内车市还可能出现价格竞争的另一个极端现象——涨价。新年伊始,终端市场的涨价风波从新能源汽车开始。在比亚迪、小鹏、哪吒等部分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后,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加入涨价队伍也已成定局。而涨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国补退坡”和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涨。对于今后新能源车的价格走势,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短期内新能源车价格或将继续保持平稳,虽然随着原材料供应缓解,车价有可能有所回落,但也不会达到此前的较低水平。
虽然“缺芯”拖慢了国内车市销量回升的速度,也给年度销量走势带来“主动刹车”效果。供需关系的转变终将导致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具备强大供应链整合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头部车企会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市场的“无形之手”也将瞄准并淘汰边缘化的弱势车企。车市上层格局的轰然剧变,给底层根植于市场的汽车经销商同时带来优胜劣汰的压力,门店本身的活血、造血能力变得更为重要。虽然眼下“重库存、价格战、涨价潮”的压力并未充分显现,但在车市躁动复苏的背后,理性的市场机制调控将充分调动汽车经销商每一根敏感的神经,坎坷不断,汽车经销商也将在摸索中缓步前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