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五四”青年节,“世界100经典作品双语解读网络大赛”圆满落幕。大赛由传神语联、《英语世界》杂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伙伴“全球说”联合主办,世界翻译教育联盟学术支持。
大赛借助经典影视作品与世界对话,鼓励大学生们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完美诠释了“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500多所高校学子参赛 见证青年语言力量
大赛自2021年12月启动,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556所高校的14500多名师生踊跃报名参加。
参赛选手从指定的100部世界经典影视作品中,选择某部作品进行中文和外语对照的双语解读,把解读内容创作成为3-6分钟的短视频。创作出的短视频要求有中外文化对比和对照表述,其中主题内容积极、价值观向上是评选的首要条件。历时近5个月的创作、发布、展示和评审,大赛共评选出6个一二三等奖及300个优秀作品奖。
一等奖作品:《<千与千寻>中文化元素以及时代背景的解读赏析》截图
将这些经典作品“小切口”接入,用短视频的形式,以小见大,讲述故事的同时,挖掘出关于时代的思考和精神,借助双语进行跨时空、跨国界的讲述,也是此次“世界100经典作品双语解读网络大赛”的创新点之一。
从进入复赛的451件作品来看,涉及19个语种,三分之二以上的作品为合作创作,作品中选取的中外文化对比元素广泛,不少作品的事理分析及个人见解深刻且专业。例如,南开大学选手提交的解构《末代皇帝》的参赛作品,从影片里西方人与中国人的交往说开来,结合中国在两届奥运会上呈现的两次文化表演的得失分析,提出了“新时代呼唤与时俱进的文化符号”的命题。
传神语联持续优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翻译教育创新发展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文化强国的政策下,相关行业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的要求,翻译已成为由“语言转换”、“国际传播”、“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结合而成的复杂工作。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融媒体发展是未来文化传播的趋势,对于优质的多语言内容的需求日益增强。传神语联指出,挖掘和培养更多的多语言内容创作的融媒体人才符合国家战略,且刻不容缓。
近年来,传神语联一直在翻译领域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不断激发青年学子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创造力和国际表达力。主办“2020中国视频译制大赛”,置入新媒体应用场景及综合能力测评,挖掘高素质语言服务人才,吸引了来自全国16495位选手积极参赛,累计收获作品5158份;承办2022年“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大学组),已超8万大学生报名,在“高校圈”激起火热讨论的浪花。
同时,依据教育部提出的新文科建设要求,教育信息化成为高校翻译专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手段。在此背景下,传神语联打造“传神智能翻译教学与创新实践平台”、“人机共译实验室”等创新合作模式,采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等创新技术,将数十年累积的翻译素材和高质量语料植入到教学和实训中,方便师生针对不同领域和行业进行翻译教学和模拟实训,显著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新时代高素质语言人才会成为创作或生产优质多语言内容的重要力量,也会成为运用语言来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及提升我国对外传播力的重要生力军。传神语联将继续作为连接校园与社会的实践桥梁,多渠道创新人才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