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了《气候变化2022》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约33至36亿人正处于对气候变化“高度脆弱”的状态。4月6日,IPCC再次向人们发出警告,称全球每年大约会有870万人死于由化石燃料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很明显,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已迫在眉睫,降碳减碳正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需要与目标。
而想要进行减碳降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一条必由之路。这条路是艰难的,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必定要经历一场复杂的制度、技术、市场乃至社会思想变革。
想走通这条路,首先就要实现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VRE)的利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就曾发布报告指出,要想实现能源转型,降低对煤电、气电的依赖,VRE集成技术是核心。因而,如何利用VRE、实现VRE并网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一般而言,可再生能源的产生往往依赖于自然条件,所以相对化石能源而言波动性更大,更不稳定,因而也更难调度、更难利用。比如依靠光照的光伏发电,其发电状况就会受云层运动与昼夜变化影响,发电功率极不稳定。再如风力发电,其发电状况就与自然的风速情况息息相关,制电效果难以保证。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原本以化石能源产电为主的常规电网中大规模接入新能源,就会导致电网系统的转动惯量、调频与调压能力显著下降,电压大幅波动,并进而导致供电系统功率失衡,产生所谓的“脱网”故障。因此,如何实现VRE并网是利用好VRE的关键问题。
当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路径主要有两条,一个是利用储能技术优化储能配置,如增加灵活性调节电源装机数量,从而保证供电稳定;另一个则是提高电力需求响应速度,根据产能情况进行需求侧调节。对我国而言,这两条路径的探索都刚刚开始,并不成熟。
截止2021年,我国灵活性调节电源装机占比不足6%,电力需求响应机制也尚处于试点状态,总体实施范围与规模较小,对比欧美尚存在一定差距。
对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近期,由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一文提出,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推动绿色电力消费体系改变将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工作的重点。政策要求,到2025年,我国“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左右,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
要解决中国困难,首先就要避免“关门造车”,学习利用国外经验十分重要。
在世界范围内,德国的VRE技术就较为发达。作为“欧洲火车头”,德国在能源转型之路上无疑是居于领先地位的。在4月6日,德国通过了一揽子法案,计划到2030年时,国家用电比例中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占比能达到80%,并于2035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对传统电力的100%替代。
具体而言,到2030年,德国陆上风力发电能力将达到115GW,离岸风力发电能力至少达到30GW,太阳能发电能力则将由目前的59GW提升至215GW。这一法案将于今年7月1日开始生效。
所以,为了充分吸收国际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用电上的实践经验,助力突破我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瓶颈,疫情之下,上海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携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 ITPO主办“科技创新 零碳未来”系列直播活动。
在5月25日的第二场直播中,德国能源署驻中国代表陶光远博士将以《“碳”可再生能源,论德国能碳经验》为主题与大家进行分享,并同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傅源进行对话,就“如何用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实现碳中和”这一话题展开深度交流。
直播时间:
5月25日 19:30-21:00
直播主题:
“碳”可再生能源,论德国能碳经验
——《如何用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实现碳中和》
直播嘉宾:
陶光远
嘉宾介绍:
德国能源署驻中国代表,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执行主任,《财新网》“未来能源”专栏作家,《欧洲能源管理师》中国培训项目负责人,中德合作河北治霾咨询项目协调人与技术顾问,邢台钢铁公司新生产基地供能效与环保咨询项目协调人与技术顾问等。
直播核心看点:
德国能源转型的历史路径分析
德国用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实现碳中和经验分享
中国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出路聚焦
直播适合人群:
能碳产业、大型工业企业企业主、高管、员工
能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从业者
能碳产业链相关投资机构、FA机构、孵化机构等资本方从业者
能碳媒体及相关爱好者等
直播即将开始,还等什么?马上预约直播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