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已成为当代最受关注的精神疾病之一。它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生活,但是人们对其发病原因等方面的了解还很不够。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胡海岚所带领的团队发现了抑郁症发生的核心机制。这可能会成为未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对抗抑郁症的福音。
因为在社会和情绪神经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胡海岚多次获奖,最近的一次是6月底。她获得了2022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胡海岚团队的关键发现最初与氯胺酮有关。“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来说,这药非常重要。如果使用传统药物,我们需要几周的时间来改善试图自杀的人的想法,太慢,太晚。”胡海岚表示。
(资料图)
但长期氯胺酮滥用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记忆力差、短暂性高血压以及焦虑症等。在氯胺酮被非法滥用的场景中,它有一个人们更熟悉的名字:毒品“K粉”。
氯胺酮怎么发挥作用,为什么那么快起效,是对科学家来说非常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胡海岚说:“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抑郁症这种如此复杂的大脑疾病真正的核心机制是什么。”
“我们发现大脑当中有一个非常小的核团,但是它在介导负面情绪当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也把它叫做大脑中心的‘反奖赏中心’。”胡海岚介绍,“我们发现在抑郁状态下,这个小核团内的活动产生了异常,或者是进入了特别高的放电状态,而这样的一种‘反奖赏中心’的过度激活,后果就是对大脑‘奖赏中心’的过度抑制,而‘奖赏中心’是产生多巴胺、五羟色胺这些核快感、心快感,以及奖励感受相关的化学物质的源泉。所以这可能是人进入抑郁状态的原因。”
胡海岚团队也发现氯胺酮之所以能快速起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很快地阻断“反奖赏中心”过度放电或者过度活化状态,从而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不让“反奖赏中心”对“奖赏中心”产生过度抑制,进而起到快速抑制抑郁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两三个新的不同的分子靶点,它们可以作为潜在的抗抑郁药物的靶点。”胡海岚表示。
从基础研究获得突破的第一天起,胡海岚团队就已经开始了转化应用的研究。“我们基础研究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发现氯胺酮不是唯一的选择。”胡海岚表示,目前其研究中跟应用相关的方向包括,希望对氯胺酮在分子结构上进行改造,保留它抗抑郁的作用,去除它的成瘾性及其他副作用。
此外是做靶点的拓展。胡海岚说:“至少有一个分子靶点和氯胺酮的靶点都是在同一个通路里面起作用,我们预测阻断这个靶点之后也会有抗抑郁的效果,针对这个靶点临床上现在已经有药物治疗别的疾病,我们两年多前已经和临床团队开始合作,用老药新用的思路来治疗抑郁症。这些工作都正在进行中。”
重大突破令人欣喜,但背后是已然发生并将持续下去的漫长的“寂寞”。通常从基础研究到具体药物的成功,一般需要10到20年的时间。在胡海岚看来,“一方面我们不能违反药物研发的规律,急于求成;同时我们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因为理解疾病的机制也就是跨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我从来没有觉得科研是一个枯燥的事情,在我看来科学家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她表示。
胡海岚对脑科学的研究始于大学时期。但是转入今日的研究方向,是胡海岚不断根据新发现的研究兴趣、经历数次调整的结果。在博士后期间,她开始对“情绪怎么影响学习和记忆”特别感兴趣。情绪方向也是神经科学中相对没有被开拓的领域,这也成为胡海岚实验室独立工作的方向。
“对科学家来说,如果一个领域是相对没有被开垦过的领域,同时问题又有趣且重要,我觉得这都是吸引科学家研究的特点。”胡海岚说,“另外一点是研究有潜在的社会意义,因为情绪相关的疾病,包括抑郁症现在在社会上影响了很大比例的人群,这是另外一个原因。”
她一再选择放弃“舒适区”。博士毕业时,她可以跟随自己的导师顺理成章地留在原来的领域,继续通过果蝇这样一个小小的模式生物,研究成熟的神经发育领域的问题。但是她最终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因为在读博期间,她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动物行为及其背后的脑机制。
这是一次充满挑战的转向。胡海岚为此从零开始学习很多新的技术,而且“在博士后的头两年都在试错和摸索中度过”。
“从事科学工作最重要的素质我认为是韧性。百折不挠在科研领域不是一个比喻而是一个现实。”胡海岚曾经听到一种说法,形象地折射了科学界的某些事实:如果试验50%都是预期结果的时候,就应该放弃这个课题,因为它不够创新。“我们每天70%以上的时间都是面对失败或者实验暂时不成功,所以韧性的锻炼是实验科学家的基本功。”
“科研就像不知道终点在哪里的马拉松,你要调整好自己的节奏,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有时候有同伴一起,有时候也要一个人孤独地坚持。”胡海岚说,不知道终点在哪里是挑战,但来自未知的魅力也“总能让你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