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欧美国家发现的逾百例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病例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但和儿童健康全球高度关注相悖的是,儿童用药短缺也是个全球性问题,至今全球排名前20的大药企中,并无一家专注做儿童药的企业。而在国内,专注做儿童药的企业也不足10家。
相比成人药,因为研发难、成本高,且企业投入回报率低,造成了当下儿童用药难的困局。对此,如何在矛盾中实现正和博弈——既受益最大化,又将蛋糕做大,正成为达因药业的探索方向。而近日,达因药业总裁杨杰在接受《E药经理人》杂志采访中透露了她的方法论。
15年的技术锤炼立足儿药行业
2021年,在外界眼中,达因药业的风光在于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了30%以上增长。
但在杨杰看来,这一年达因药业最值得关注的成绩,依然是在儿童药物研发创新方面:儿童用药矫掩味关键技术平台和口感评价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儿童肺部给药、口溶膜剂等高端制剂研发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突破,获得1类和2.2类儿童专用药物临床批件各1项。
无论是哪种数据,都直观地体现了达因药业的研发实力。
2007年,杨杰全面掌管达因药业,因洞察到儿童药市场的巨大缺口,果断砍掉成人心血管、糖尿病等生产线,带领公司全面转型儿童药领域。
彼时,达因药业在儿科仅有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等三个产品,此外,还有工艺布局不合理、设备老旧等问题,这和杨杰想打造的具备完整儿童药产品体系的头部儿童药企相差甚远。
转型后,是长达15年的技术锤炼。
迁新址,购新设备只是初步投资。真正让达因药业立足儿童药领域的是对儿童用药技术平台的搭建。2013年,达因药业建成国内首家儿童药新剂型研发中心,同时,其与山东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沈阳药科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儿科创新药物产学研联盟,走上了“产、学、研”结合的快车道。2016年达因药业又在北京兴建了儿童专用药物高端制剂研究院。
一个极具象征性的信号,被解读为达因药业发展为儿童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在2020年10月,达因药业成为“中国儿童药物研发与产业化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研发实力是达因药业保持产品力的基础,但避免陷入业内的“零和博弈”,通过平台建设,提升儿童药行业研发能力和转化效率,缓解儿童用药难题,维护儿童健康权益,才是杨杰带领达因药业聚焦儿童药领域的初衷。
坚持“量身定制”,多维推动儿童健康产业发展
“量身定制儿童药物”是达因药业转型之初就制定的研发理念。但医学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也关乎观念的重塑、制度的转变。
因此,除了研发创新,“量身定制”理念也延展到了达因药业经营的多个层面。
其实,早在2011年智能手机大爆发之际,杨杰就敏锐察觉到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开始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消费者的品类教育,“因为我们的目标消费者是那些年轻的父母,他们更喜欢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互动。”杨杰的操作,不啻为一种传播方式的量身定制。
目前,随着儿童疾病谱的变迁,杨杰认为儿童药结构调整与高端制剂将成为儿药行业新的机会和热点,并将达因药业接下来发展的关键定义为“破圈、融合与创新”。而每一条发展路径中,不难发现“量身定制”的理念都贯穿其中。
在宣教方面,利用数字化营销,将儿童营养、健康以及维生素AD品类信息进行精准的、有序的、持续的传播,并打破既往覆盖圈,形成医务群体与大众科普宣传相结合的有效触达。
有着儿科医生从业经历,关注国内外儿童药研究,深耕儿药市场近30年的达因药业掌门人杨杰,对儿童药有着执着的情怀。面对现阶段,我国儿童专用药品短缺、研发动力不足、儿童用药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她积极代表行业发声,通过各方媒体、国家官方机构组织的政策研讨等多种平台和途径,不断推动国家儿药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为改善中国儿童临床用药规范、解决儿童用药难的问题贡献了力量。
在突破产业圈层方面,达因药业在深耕儿童专用药物研发创新、满足不同阶段儿童临床用药需求的同时,对伊可新品牌进行延伸,破除了产业领域圈,向儿童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剂、健康用品等领域扩容,在儿童大健康领域稳中求进。
此外,在产销融合方面,根据医药连锁、电商等终端特点,定制高效营销策略,优化合作模式,通过多触点、多场景触达受众,形成宣教和产销的有效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儿童药物研发与转化、人才培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等行业层面发力,在系统方面,杨杰也积极建言献策,呼吁国家以配套政策支持儿童药产业生态体系的构建。
所有的这些,无不在诠释达因药业对“量身定制”的坚持,也是其在矛盾中,推动儿童药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