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泰博物馆藏之:高大海订制云南省公司中茶版90年代易武正山大叶普洱青饼 作者:迂直
2020年,正月初五,晌晴万里,暖阳熙怡。除夕以来,几乎夜夜守岁,故而晨起已近中午。因约了朋友一家人吃饭,连忙驱车僮约台。
突然电话响了,“老弟呀,过年好,接财神喽!”海哥的福建广东腔依然如故,还是那么爽朗透彻。“谢谢啦,共同进步,给海哥拜年啊!”我如是而答。这就是传说中的芳村高大海……
撂下电话,不禁想起5年之前曾与他有个“酽酽”之约。那是一款他收藏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易武正山大叶普洱青饼,易武多甜茶,遇酽则贵,当时我们判定,最多5年,它便会陈化成为真正的“酽酽”老茶,届时,他捐茶入馆,我撰文为记。如今5年约期已满,看来是到了话复前言的时候了。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
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
这是唐代高僧慧寂禅师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刻画了一个不持戒、不坐禅,却整天喝酽茶、干农活的僧人形象,体现了他学禅不拘泥于形式,而在于“向内求佛,打破偶像”,以平常心领会禅意的思想。这就是“酽茶”一词的出处,“酽酽”之约重叠使用“酽”字,一是指茶“酽”,一是指人“酽”。茶“酽”的茶自然是指这饼易武正山普洱茶,而人“酽”的人则是借喻资深茶人高大海。
高大海,1964年出生于中国茶叶之乡福建安溪,广东福建安溪商会副会长。他创办安溪泮溪山茶厂,广州高大海茶行,纵横茶界四十余载,艰辛与苦涩,勤奋和实干,居安思危,稳中求进。坚守一份“平常心”,使他常常都能先人一步,迎接未知的变化和挑战,在时间与空间的巧妙转换中立于不败。就如同诗文中那个不持戒、不坐禅的慧寂和尚,岁月磨砺已得修身之道,人称“老茶鬼”,故谓之为“酽”。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款“酽酽”之茶?
还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说起。那时候经济凋敝,百废待兴,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它的全称是“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因名字过长,后来简称“云南省公司”或“省公司”。为了帮扶云南茶叶行业迅速复苏,省公司开始生产普洱茶。当时的云南全省曾有过74家国营精制茶厂,其中以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这3个老牌国字号茶厂的建制规模最大,也是云南茶事的名头代表。
在这个特殊时期,一切茶叶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都是云南省公司下达任务指标,它指挥着云南省的茶事全局,各生产厂家一切行动皆要听从指挥。普洱茶也不例外,从产品选料、生产规模、市场流通,甚至到包装印刷也需遵从规矩。省公司出品的普洱茶产品普遍以红、黄、蓝、绿印的棉纸设计印刷,五十年代称“中茶牌圆茶”。到了1967年以后改名为“云南七子饼”,宣告印级圆茶时代的结束,中生代普洱茶的开始。
这款“九十年代易武正山大叶普洱青饼”是中生代普洱茶的佼佼者。据说,当时是中国台湾地区客商精选易武正山大叶种乔木春茶原料,准备采用极具“省公司”品牌格调的绿印包装版面,为普洱茶发烧友收藏群体订制出高端珍藏级茶品。在普洱茶界,易武茶品质过硬,名号响亮,不少号级、印级老茶都是以其为原料制作,明星茶品辈出,如“福元昌号”“双狮号”等等,即使在现代,鼎鼎大名的弯弓、薄荷糖、茶王树也都是出自易武茶区。
奈何正当一切就绪,准备开始生产时,中国台湾地区客商却因无法支付货款,而只能将茶菁原料暂时搁置。直至后来遇到高大海才得以重新启动生产。用他的话说,这是易武少有之“酽茶”,难得碰到,经时间锤炼会变得更加“醇酽”“暖润”。时隔多年,只要提及此事,他都会眉飞色舞地向人讲述这段“惊喜”,也就有了我们5年之前的“酽酽”之约。
11点30分,和朋友一家人已齐聚僮约台,在我倡议下,推迟了上菜时间,先来鉴赏这款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酽酽”老茶。
茶饼紧实端正,厚薄适度匀称;茶面乌润显毫,条索壮硕舒展;汤色橙红微紫,通透晶莹油亮。浅尝一口,浓烈的陈香铺满口鼻,优雅的兰香裹藏着野生樟香在唇齿间徘徊,俯嗅杯底,挂定的兰花气韵飘飘洒洒,惹得满室生香。
茶汤油润稠滑,近30年的时光炼化,使它拥有极强的陈韵,虽然醇酽中略显苦涩,但转瞬即逝;生津从两颊开始发散,缓缓涌向口喉深处,令人心潮澎湃;回甘伴随生津而来,甘醇甜润,一种莫名的舒适与惬意油然而生;自始至终,茶汤油润细腻,在循环往复的生津回甘中散发出易武独特的山野气韵;随着茶气滋味的逐层变化,直至尾水清甜,层层撩拨和充斥着每个味蕾。沉思中回眸,友人还陶醉在这场味觉盛宴中,被它拖拽住不能自拔!
30年前的易武正山,经年岁月,时光打磨,而今已是不可复制的艺术珍品,它不仅背后拥有特殊时代的茶事符号,而且见证着普洱茶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每每都会掀出我们发黄的记忆图册,历历间使人泪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