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三江所”)通过走访慰问、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戒解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存状态和融入社会情况,针对后续照管家庭支持能力减弱、社区后续照管工作效率降低、社会组织知识储备有限、专业力量薄弱等问题,创新探索“四新”举措,聚焦“三个建设”体系等建议,对推进优化全国统一模式提供数据支撑,对禁戒毒关联机构指导完善后续延伸帮扶工作提供决策建议。
一、调研背景及方法
近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强制隔离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和制约。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综合研判新冠肺炎疫情下戒毒工作在预防、执行、照管方面的成效和不足,有效解决戒毒民警在长期封闭隔离值班值守、备勤战时状态下,不能常态化对外开展“线下见面”衔接帮扶和后续照管工作,积极探索科学精准务实持续的强制隔离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创新举措、路径、模式,是当前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是降低复吸率、保持操守率,巩固戒毒所内戒治效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回访对象地区分布及年龄覆盖情况
本次调研回访对象100人,主要分布在云岩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四个城区,其中云岩区84人,白云区2人,乌当区3人,花溪区11人。从城乡区域分布看,城镇人员42人,占比42%,农村人员58人,占比58%。从年龄分布看,18-29岁9人,占比9%,30-39岁21人,占比21%,40-49岁35人,占比35%,50岁及以上35人,占比35%。
图1调研回访对象区域分布图
图2调研回访对象城乡区域分布图
图3调研回访对象年龄覆盖图
(二)调研回访对象受教育程度
调研回访对象初中及以下66人,占比66%,中专/普通高中30人,占比30%,大专4人,占比4%,本科及以上0人。从数据来看,解戒人员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越高吸毒概率越低。
图4调研回访对象受教育程度示意图
(三)调研回访对象婚姻及家庭状况
在调研回访对象中未婚有42人,占比42%,已婚24人,占比24%,离异32人,占比32%,丧偶2人,占比2%。有子女的64人,占比64%。认为家庭关系一般的占60%,关系比较差的占10%,非常差的占9%,认为家庭关系非常好的占16%,比较好的占24%。
图5调研回访对象婚姻情况示意图
图6调研回访家庭关系情况示意图
(四)戒断率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所提到的戒断以自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三年内未使用成瘾性药物为认定标准。通过此次走访调研,100名解戒人员中有92人解戒出所后未再复吸,保持操守人员占比92%。在92名保持操守人员中,认为自己保持操守的主要原因包括在于三点:靠毅力坚持(33人,占35.9%),远离毒友(19人,占20.6%),离开有毒环境(10人,占10.9%)。
图7戒断成功影响因素示意图
(五)调研回访对象就业收入情况
调研回访对象中临时工有48人,待业人员31人,二者占比较大,达到79%。务农人员占1%,有稳定工作的占15%,个体户占5%。解戒人员在以往的就业环境中因受自身工作技能缺失、特殊身份、经历等原因限制,常常遭受歧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部分解戒人员表示,受疫情影响失业情况较多,家庭收入也大幅下降。
基于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解戒人员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越高吸毒概率越低;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对于解戒人员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述溯因高度相似,环境、交友和自身是影响复吸的三大要素;新冠肺炎疫情下,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对解戒人员的家庭收入和后续照管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根据调查数据,100名解戒人员中92人解戒出所后未再复吸,保持操守人员占比为92%,我们认为解戒效果显著。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解戒人员的生活现状面临以下困境:
(一)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家庭支持能力减弱
调查问卷显示,2020年以来,解戒人员家庭支持主要存在三类危机:家庭收入下降42人,占比42%;夫妻关系紧张22人,占比22%;亲子关系紧张14,占比14%。家庭的理解和帮助是后续照管工作达到良好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解戒人员及家庭成员就业困难,导致解戒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等上升,且容易引发两者之间的冲突,在此情况下,家庭成员所能给予的支持减弱。
(二)社区后续照管工作效率降低
调查问卷显示,72%的受访者人认为新冠疫情防控对于社区照管工作产生影响;56.9%的受访者表示自疫情以来,社区对于他们的需求反馈较疫情以前有所滞后。后续照管人力资源缺乏,使得社区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开展后续走访、咨询等照管工作,有限的照管人力开展致使照管工作效率降低。
(三)社会组织知识储备有限,专业力量薄弱
51%的受访者认为,在以往接受禁毒社会组织的帮扶中,存在服务时长不足,工作人员专业意识与专业知识欠缺,难以提供持续的、专业化的、深入的服务等问题。解戒人员的后续照管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受疫情影响,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禁毒专业队伍力量薄弱,专业化服务难以持续进行。
(四)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滞后
调查问卷显示,仅46%的受访者家庭听说过禁毒、戒毒工作相关法律或政策,并不了解具体内容;仅22%的受访者家庭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禁毒、戒毒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虽已颁布施行数十年,但在宣传普及相关制度上仍缺乏深度和广度。后疫情时代,宣传工作主要侧重于防疫知识的科普,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戒毒工作、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禁毒法、《戒毒条例》及其相关制度政策宣传滞后,是导致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难以开展的一项重要原因。
四、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有效提升照管效能的“四新”举措
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思考、创新,是着力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三江所立足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针对家庭、社区、社会组织和法律法规宣传四大层面的后续照管探索创新措施,以提升戒解人员在所学习针对性,增强出所后续照管有效性。
图12“四新”举措提升照管效能
(一)探索家庭照管新方式,将家庭成员纳入照管体系
家庭是解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首要生活环境,在后续照管中居于首要地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三江所将家庭成员纳入社区重点帮扶对象范围,适时开展家属座谈会、家庭辅导服务等促进戒毒人员和家属的沟通交流,帮助家属之间交流后续照管经验,获取相关戒毒知识和信息,提高他们的后续照管水平,有效减少了其在疫情期间因沟通不畅、情绪差等原因与解戒人员产生的冲突次数,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同时,在就业中,积极给予解戒人员及家庭最大程度上的帮助和支持,使他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仍能从容应对,缓解其经济压力,提高其归属感。
(二)探索社区照管管理新机制,织密社区照管工作网络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针对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人力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将社区民警、后续照管社工、社区网格员、照管对象家庭成员等组成多维一体的帮扶小组,织密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网络,缓解以往一个社区只有一至两名禁毒专干负责照管的困境,并明确照管对象、照管范围,提高后续照管工作效率。
(三)探索专业人才培育新模式,打造“育训”共同体
创新探索禁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机制,在传统的通过合作外包、协议等方式与戒毒社会工作机构联合或独立提供服务的基础上,采取共同培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稳定专业人才队伍,对解戒人员提供专业化、持续化服务,使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不流于形式,形成更为健全与科学的服务体系。
(四)探索“线上照管”宣传新渠道,提升照管质量效能
立足疫情防控要求,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拓宽照管宣传渠道。依托互联网技术,探索线上“无接触式”的宣传手段,有效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通过多媒体方式与社会进行联系,使用当前直播、视频等形式开展相关后续照管工作。积极邀请心理、康复等方面的专家为解戒人员进行线上辅导、线上交流,提升解戒人员的信心,缓解解戒人员的焦虑情绪,提升照管质量和效能。
五、聚焦“三个建设”,助力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大创新探索工作力度,不断强化整体意识、系统思维、开放理念,是丰富和完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重要内容。三江所在常态化做好解戒人员延伸帮扶、后续照管工作基础上,聚焦帮扶体系建设、思想理论建设、舆论阵地建设,不断建强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新阵地新职能,助力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帮扶体系建设,构建以服务职能为主的回归帮扶体系,实现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和保持操守。一是从组织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构建回归帮扶体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社会参与、携手共建的理念,打造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与后续照管的融合发展,实现“1+1>2”的社会效能。综合评估政府、企业、解戒人员三方利益,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协调地方政府在各地建立就业扶持基地,对入驻企业实行税收和房租减免、资金补贴。二是从多部门联动、家庭帮助等方面构建回归帮扶体系。充分发挥“戒联体”作用,推动戒毒场所与社会机构深度融合,实现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无缝对接。采取推进异地就业办法,进行隔离,防止复吸。重视亲情感化,利用家庭温暖唤醒良知,建立自信自尊。三是打破定性思维,转变公众认知。引导公众对禁毒戒毒的正确认知,摒弃单纯采用极端案例或艺术渲染的方式,力求客观、科学。引导公众区分吸毒者和戒毒者,避免“污名化”和“标签化”对解戒人员的伤害。向公众公布各项相关指标,保障公众知情权,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恐惧和误解。
(二)聚焦思想理论建设,完善统一戒毒模式,提高矫治队伍专业素质、专业水平。一是完善戒毒统一基本模式。在“四期五中心”的基础上加大“首次戒毒人群”分区管理力度。推进大数据管理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进行合并和互通,降低因系统独立而导致的数据造假和信息迟滞风险。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戒毒场所资金、人员、设备上的支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地方体系。二是提升矫治队伍能力素质。戒毒民警在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各种困难,民警经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中干、干中学,推动专业技术能力不断提升,能力素养不断提高。三是重视科研理论探索,筑牢“科学戒毒”根基。主动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进行运动戒毒科研项目研究,积极配合进行大样本研究,注重数据常态化收集,形成足够的理论支撑和大样本成功案例,同时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科学评估,科学建立运动处方库,避免康复训练盲目性和形式化,不断提升场所戒毒专业化水平。
(三)聚焦舆论阵地建设,改革宣传机制,有效降低易染人群吸毒新增率。一是密切关注未成年人及娱乐、经营服务场所从业人员,毒品问题重点地区外来人员特别是无业闲散人员。多形式开展普法禁戒毒宣传,在居民使用频率较高的APP和网站上开展禁戒毒宣传和有奖答题等。针对易染群体,建立符合其年龄、兴趣和知识层次的禁毒宣传账号(公众号、短视频号等),填补目前针对该群体的精准宣传空白。定期组织开展禁戒毒宣传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进娱乐、经营服务场所。积极联动学校、工商、街道等单位部门对易染毒人群家庭定期进行禁戒毒教育。二是积极推进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宣传机制改革。大胆创新宣传机制,积极探索短视频等传播方式,实现精准推送,鼓励民警开通个人自媒体,与官方媒体形成宣传矩阵,构建以阅读量、点赞量、参与度、内容相关度等指标为衡量标准的科学性宣传评价体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11月14日晚,无线电视五十五周年晚宴(TVB 55th Anniversary Banquet)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