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知识的获取和认知发生了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带动的产业变革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类的发展轨迹。
作为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企业,核桃科技始终紧跟科技发展步伐,致力于将越来越丰富的AI能力融入各种应用场景中。为了让AI科技更直接地触达青少年群体,核桃编程在“和大师对话”第二季活动中,邀请了诺贝尔奖得主爱德华·莫泽 (Edvard Moser) 及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童行书院创始人、科幻作家、第74届雨果奖得主郝景芳莅临直播现场,两位学者对现场提出的诸多问题给予了独到的见解,不但解开了小创客的疑惑,更对大众的科学素养提升极具借鉴意义。
去年就做客核桃编程“和大师对话”第一季活动的路皓森,虽然只有11岁,但提出的问题就已经具备一定的深度。通过对人工智能的学习,他对于AI究竟能否代替人类的大脑进行思考和记忆产生了兴趣。在爱德华·莫泽 (Edvard Moser)看来,让AI像人类一样独立思考,彻底实现AI取代人类大脑这条路目前还很难实现,但并不排除未来能够出现拥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机器人。这也是路皓森的期待,研发出可以自主思考,并能帮助人类过得更好的机器人。
高培淇同学也是长期学习AI的爱好者,他提出了人工智能用于解决气候变化等自然问题,乃至AI被应用于整合人类生活的构想,得到了爱德华·莫泽 (Edvard Moser)的认可与期待。
最后,爱德华·莫泽 (Edvard Moser)针对自己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经验,及今年诺贝尔奖授予了量子纠缠领域的趋势,发表了自己对神经科学与其他学科交互发展的见解。在爱德华·莫泽 (Edvard Moser)看来,脑科学仍然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它在上个世纪才发展起来,所以相较对比物理学要年轻的多,物理学逐渐进入神经科学领域,或有更多的学科交互,量子纠缠的研究有一天也会和神经科学相遇,未来的AI将是一门复杂的科学。
在与郝景芳的互动中,有着3年AI学习经验的初三学生曾宇翔,提出了如人工智能是否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郝景芳认为,人工智能当前只能作为工具,对这些重大的决策提供参考,但因为各方的标准不同,要完全实现自动化调整会有一定的难度。
另一位参与者张祥佑,对于开发人工智能的目的是让科学幻想成为现实产生了疑惑。对此,郝景芳认为人工智能作为服务人类的工具,应该始终围绕着让人类更幸福的方向去努力,要以技术造福人类和地球为导向。
人工智能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弊端被人们深刻地关注着。在郝景芳看来,人工智能的弊端主要分两方面,即人类自身的异化与被控制,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会造成人类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及被其监控泄露隐私等问题。
对于人工智能实现人类永生问题的畅想,郝景芳指出人工智能在实现身体与精神永生上的不同,人工智能在医疗上的优势在于让人类更延年益寿,而意识的永生实际只是拷贝人的意识,所以人工智能并不能实现人类的永生。
最后,针对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可能的破坏性打击,郝景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个体化和群体化人工智能的两大场景下都有可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的维护设置。目前的人工智能实际上是相对“封闭”的,暂时没有对其自主选择权进行设置,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也是无法交流的。我们可以将人工智能的水平划分为人类幼童的水平,短期内很难形成对人类的威胁。
通过此次对话交流,青少年们展现了他们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思考,而大师们也通过深度解读,将他们对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一呈现。通过搭建青少年与大师对话的桥梁,核桃科技将不断努力打开青少年们对于人工智能发展格局和趋势的新认知,并提供一个发挥创造力、激发思维潜能的创新平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