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从小众走向大众,市场还需善待和理解!
“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配足配齐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呼吸机、ECMO等重症救治设备,改善氧气供应条件。”
日前,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重点强调了这一点。
如果不是疫情,我们普通人几乎没有听说过“呼吸机”这个概念,更不用说接触。
但是,正是因为疫情,呼吸机开始真正走向了“前台”。而在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之后,随着疫情防控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除了医院的需求之外,由于无创呼吸机(从使用方式分有创和无创两类)的重要作用,呼吸机很有可能会成为一款大众产品。
“旧时王谢堂前燕”,可能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正是由于这种趋势,近期,呼吸机产销两旺,且明显“供不应求”。
需求暴增之下,供应还显然难以快速跟上,甚至可能会供应不上。笔者认为,对此,市场还应该善待、理解呼吸机生产企业,因为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呼吸机生产门槛很高,生产厂家数量有限。
曾经看到过一种说法,说呼吸机只是“组装产品”,好像就是大路货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
国家药监局官网的资料称:“呼吸机,通常分为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属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无创呼吸机通常用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不用于生命支持的无创呼吸机属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第二类医疗器械。”
2020年3月,有关部门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是:“(国内)有创呼吸机生产企业共有21家,其中8家的主要产品取得了欧盟强制性CE认证,约占全球产能五分之一。”看媒体报道,截止到目前,这个数据依然没有什么变动。
而根据国家药监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1月5日,国家药监局和各省药监局已批准176个呼吸机产品上市。
第二,呼吸机生产零部件供应处于紧张阶段。
呼吸机生产中,零部件供应是个重要问题。
在2020年,工信部相关人士向大众介绍呼吸机行业现状时就提及了呼吸机生产的零部件问题:“一台呼吸机有上千个零部件,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不仅在国内,也有一些在国外包括疫情严重的欧洲地区,所以大规模增产并非易事,全部满足所有需求也是不现实的。”
根据媒体报道的内容梳理,“呼吸机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和软件芯片供应商、中游制造企业以及下游流通和应用场景。其中,上游呼吸机组成部件包括压缩机、风机、传感器、电路板、过滤器和阀门等。”
由于2022年12月的疫情形势,以及国外在同期圣诞假期的影响,对比不断增加的需求,目前呼吸机原料供应非常紧张。
第三,困难正在解决中。
目前看,虽然有诸多困难,但呼吸机的生产供应,是可以保障的。
根据工信部的信息,2023年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赴北京易世恒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等呼吸机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协调推动企业增产扩产、保障市场供应。
相关企业,也在努力。
有的企业,发出高额年终奖;有的企业,则加班加点。
比如为了解决原材料问题,呼吸机供应商科曼医疗上下全力应对设备交付,目前已启动所有产线设备24小时运行,技术工人两班倒投入生产。供应链人员春节不离岗,发动一切力量协调供应商,保证物料充足,甚至蹲点到下游供应商催货,协助搬货和搬运物料。
而某上市公司,则有扩大产能的计划。
让患者顺畅呼吸,大家都在努力。
看未来的市场,媒体援引某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7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56亿美元,CAGR为16%;其中中国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1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33亿元,CAGR为22%。”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结合现实看,疫情已经不是主要威胁,但改善我们的氧气供应条件将成为一个重点。“清气荡暄浊”,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呼吸会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