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汉语词语,意思是精神和体力。
出自《左传·昭公十九年》:“尽心力以事君。”《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而医疗贵人,时或不愈。”明代张居正《答宣大王巡抚言蓟边要务》:“仆十馀年来,经营蓟事,心力俱竭。”
培养孩子的“心力”,就是要从培养孩子自身的天赋,发掘孩子的才能,潜移默化的修养孩子的德行等多维度,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
作为父母与老师,孩子的领路人,更是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蕴藏着可以开启灿烂未来的人生密码。
胜者教育创始人张益铭老师说:“我的目标,正是帮助每位孩子定位自身天赋,令其明白一生可以成就怎样的精彩。” 今天就让我们从德与才两个维度,探讨在孩子的成长中,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少年,培养孩子的“心力”。
一、岂曰无马?——发掘孩子的“才”
韩愈的《马说》千古流传,向我们揭示了人才常有,伯乐难遇。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千里马,而马之千里者,应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通其意。
孙中山也说,“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五大精神需求中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里的“才”就是孩子的天赋,那么孩子的天赋是怎么被发现唤醒的?如何避免埋没孩子的天赋?这正是胜者教育多年研究的问题。
在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的发现:“如果父母习惯于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将一无是处,未来也毫无作为;如果父母用认可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将自信满满,未来将不可限量。”
所以,希望更多的父母学会用赏识的眼光观察孩子,在孩子平凡的作为中发现孩子的天赋,并进行强化。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变得自信、主动,进而成就自我,成就人生。
胜者教育经过多年教育实践,认为孩子成才受4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遗传因素
不可否认,先天的生理、心理基础是孩子成才的前提,每一个孩子遗传的天赋结构并不一样。语言天赋、逻辑数理天赋、视觉空间天赋、音乐节奏天赋、身体动觉天赋、人际交往天赋、自知自省天赋、领导特质天赋、道德天赋等九个类型的天赋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的孩子,父母应立足于孩子不同的天赋,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成就孩子。
2、环境因素
人是环境的产物,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与什么人接触最多,就无形中会受其影响,特别是小时候。特别是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本源是父母教育。
3、自我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最好的、最重要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是一样。自我教育就是在一定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和他人教育的影响之下,让自己真正认识自己并在脑海里生成自己未来的样子。一旦生成,孩子就会自发要求并产生自我的动能,最终拥有自己想要的自在人生。最好的教育就在于给孩子提供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思考:怎样进行自我教育?怎样变得更好?怎样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奋斗?
4、刻意练习
有天赋,只不过离成功近了一小步,获得成功还需要不断练习,不断强化。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了“1万小时天才定律”,这一定律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也提到,只有刻意练习 1 万小时才能培养出天才。这个世界的天才永远都是少数,原因当然不是有天赋的人数量少,而是懂得刻意练习的人不多。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很多天才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练习上而已。
二、心直目正——培养孩子的“心力”
才华智慧如不用于有益的地方,便和庸碌凡人毫无差别。——莎士比亚
德,从路而不歧,从目而垂直,从心而合矩。心直目正而行乎大道者,为有德也。古人讲:“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选人用人重德才,是古今中外的通则,区别只是德才的内涵不同而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都父母对子女品德养成的影响。
胜者教育认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心力”,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心直目正,德才兼备。
结语:
胜者教育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品德,是孩子走向成才的基石,而能力是成才的钥匙,德才的兼备,既是个人的精彩,又是国与家的希望,修身以为人,学艺以成才,德才的二者兼备,人生的价值才会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