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应急管理部和司法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上获悉,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公司选送的作品《英雄之万民皆安》喜获三等奖。活动启动以来,该公司积极参与应急管理普法作品创作,围绕“讲述应急法治故事、传播应急法治理念”主题,坚持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讲述了陕煤集团安全生产领域应急普法故事。
压实责任,建立“防”的机制
“应急管理更应有基于自身矿井实际的陕煤特征和红柳林特色。”这是该公司对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认知。从科学、规范、高效的应急管理制度到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该公司“防”与“救”的责任链条衔接更加顺畅,对重大安全风险研判处置更加科学,应急管理体系也愈加完善。
灾种多、易频发,是矿井灾害的显著特征。“如何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遏难于未发,‘防’是关键所在。”在该公司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安办会、旬例会等多个会议上,对于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始终落在了“防”字上。为此,该公司层层压实防控责任,不断完善领导班子包保责任制,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优化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等一揽子长效管用制度的“无缝衔接”,为矿井安全生产打了强心针,也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0年,该公司成立了应急响应部,组建了矿山救护中队,在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的应急管理体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成立至今,在完善重大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健全完善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课题攻关,救护中队以更高效率多方协同的救援能力、更加科学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助力矿井应急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同时,该公司围绕矿井重大灾害防治、“一通三防”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了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管理机构,下设抢险救灾、安全技术、医疗救护、物资供应、资金保障、后勤保障、善后处理7个专业工作小组,形成了高效、快速、联动的应急救援体系。
强化保障,扎实“救”的本领
“根据透水水源与灾害性天气黄色预警信息,现正式启动防治水应急预案Ⅳ级响应……”2022年7月,一场多场景、全区域、井上下联动的复杂型突发险情,矿井水害及雨季“三防”应急实战演练在该公司上演;2022年11月,在该公司五号公寓楼,一场应急演练活动正紧张有序的开展着。事故汇报、应急响应、伤员救护,善后处理,30分钟的时间里各项应急救援工作有条不紊,高效完成……
这仅仅是该公司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缩影。3年16次应急预案演练,涉及井下透水、煤尘瓦斯爆炸、地质灾害等多个灾种,一次次的实战练兵,既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性,也让应急救援队伍积累了相应的实战经验,增强了现场应急处置能力。以实战演练为抓手,突出专业装备配备和专业能力训练,“多灾种、大应急”的应急救援体系在该公司逐渐清晰,成为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切口。
与此同时,应急救援竞赛、“双盲”演练活动、心肺复苏、医疗急救等多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同步推进,在“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消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案例讲评,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素养得到了锻炼提升。
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取得长足进展,该公司始终在坚持做一件事:开展安全应急公众教育和科普,使安全应急理念深入人心,从“一人点灶”到“众人拾柴”,营造全员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应急能力建设氛围。得益于此,该公司精心策划制作的作品《英雄之万民皆安》以小切口反映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领域应急管理大主题,为全国煤炭企业应急管理提供了“红柳林样本”。
提升能力,汇集“智”的创新
2021年6月,备受瞩目的陕煤集团2021年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在该公司硬核上演、亮点纷呈。防爆无人机、机器人、生命探测仪等先进装备,首次亮相应急演练现场,出色完成了险情勘查、人员搜寻等救援任务。一改过去人员冲锋在前的人工救援模式,打造了一种集通信、指挥和调度于一体,高度智能化的应急救援智慧新模式。
显然布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应急救援装备的耦合发展路径是该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支撑,利用数据信息快速收集和瞬间传输的特点为井下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大幅提升矿井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报和应对处置能力,全力打造应急管理2.0版本。
该公司以快速提升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能力为基础构建的智能灾害预警系统,进一步加强了数据资源的整合,能够实现灾害信息的超前预警。智能地质保障系统则通过收集矿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等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矿井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可以说,该公司所打造的应急管理2.0版本,对提升矿井应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未来,该公司将以“智能协同”示范矿井建设为契机,推动系统整合、数据共享,加快实现全域风险感知、全程监测预警、全网互联互通,实现智慧应急管理的全覆盖以及灾害事故精准有效处置,不断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智能化水平。(李波 秦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