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合成生物学)的到来,合成生物学由于其在医药、食品、化工、农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而逐渐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近些年来,由于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相关成本的迅速降低,为合成生物学快速发展及相关成果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SynBioBeta相关数据显示,合成生物学领域2020年融资额为78亿美元,是2019年的两倍以上,而2021年这个金额高达180亿美元。Arizton2022数据显示,2021年合成生物学相关市场规模达到101.3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87.3亿美元。
得益于"双碳"背景下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大量资本的涌入,合成生物学相关高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内合成生物学公司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老牌合成生物学企业一直坚持合成生物学赛道,例如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类是传统企业依据自身产业布局合成生物学领域,例如华东医药。第三类是新兴中小合成生物学企业,例如蓝晶微生物。
其中国内知名企业有三家,分别是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和梅花生物。凯赛生物是全球领先的利用生物制造规模化生产新型材料的企业之一,目前主要通过生物法生产长链二元酸、戊二胺和聚酰胺等产品。2022年营收24.41亿元,净利润5.53亿元。华恒生物是采用生物发酵法和酶法生产小品种氨基酸的企业,在国际上首次实现L-丙氨酸厌氧发酵法产业化,目前丙氨酸产品规模全球领先。2022年营收14.19亿元,净利润3.20亿元。梅花生物是全球领先的氨基酸营养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据公开资料介绍,其通过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家知名客户提供各类氨基酸产品及使用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技术的全方位沟通。梅花集团拥有生物发酵行业中较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通过全系列的研、产、供、销服务,灵活满足全球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快速创新的追求,专注于打造生物发酵和生物制药的高端产业平台。2022年梅花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79.37亿元,净利润44.06亿元。
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在哪里?"合生万物"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笔者想这是合成生物学产业界和学术界应当共同需要回答的问题。在刚结束的第四届工程生物创新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合成生物学学术年会上就集中于"合成生物:未来生物经济的引擎"这个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提到了三个问题:一是数字合成生物学,即实验科学、预测科学和工程科学的融合。二是优化我国合成生物学的布局。三是合成生物学从基础研究到转化研究再到产业的瓶颈。未来合成生物学的相关从业者需要很好的回答这三个问题才能实现合成生物这个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企业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需要更多算力,怎么破?青云QingCloud(qingcloud com,股票代码:688316) ...
据最新消息称,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导者LMR Partners与数字资产金融服务提供商Matrixport宣布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