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文旅融合趋势日渐明显,文旅行业将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文旅融合行业的总收入将超过20万亿元。随着文旅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日益凸显,让大山飞出“金凤凰”也成为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企业的重要人物之一。近年来,依文·中国手工坊着眼于民族文化产业拓展,引领中国民族手工艺、民族时尚产业发展新风向,并在文旅融合方面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近日,依文·中国手工坊数字化产业基地文旅融合产业示范中心正式开放运营, 基地坐落于毕节市织金县平远古镇内,主要建设内容为四中心一平台:文旅融合产业示范中心、数字化研发展示中心、手工艺设计研发中心、手工艺全球交易中心、线上选品平台。
在基地一层展区,互动屏、数字化墙展现着依文·中国手工坊打造的中国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回顾了团队近20年的来时之路——历经数年的挖掘、整理、创新、应用、再设计,团队现已收录整理了8000余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并通过数据化、产品化、 IP 化、产业化为民族指尖产业赋能,用公益的心,商业的手法,让 22000 多名深山绣娘有机会在深山集市的平台上依靠手艺实现了脱贫致富,实现文化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除此之外,展区之内还有非遗产品展示。“蓝染专区”诠释了贵州苗族布依族蓝染的独特灵韵。 展区内,融合当代设计的香包、茶包、手包、服饰、靠枕、鞋履,传递着蜡染的艺术精髓——质朴、唯美、工整。 蓝染专区特别推出“手工DIY蓝染帆布鞋”体验:消费者可现场挑选蜡染纹样,以铜刀在鞋面画出纹样,在染娘的教学下体验融蜡,亲手染出属于独一无二的蓝染帆布潮鞋;“刺绣专区”则囊括了多个民族的绣片纹样,依文·中国手工坊设计团队将贵州民族传统刺绣图腾提炼、配色、再设计,矢量化、数据化整理后收编于中国民族学纹样数据库;将大山里口口相传的民族文化故事保留并传承下来,让每一个老绣片纹样背后的寓意和用法被永久地记录在册;“文创专区” 融合贵州织金县等地区民族美学文化元素的商务办公用品,配饰,旅行箱,玩偶,小家电,家居琳琅满目,体现着“以民族美学赋能当代生活”的设计主旨,折射出贵州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力与可塑性。
展厅二层的体验+培训综合化区域即将开放 ,该空间即将作为“可体验、可培训的综合化区域”,面向当地手艺人、小微企业家、游客、市民朋友开放使用。
据介绍,依文·中国手工坊团队以织金县在地文化元素与地标性景观、地方传统非遗技艺、绣梦工坊等毕节市文旅线路为空间逻辑,以织金县匠人IP故事、以织金县特色文创旅游产品为展示内容,集合产品、集合匠人、集合故事打造的数字化产业基地;意在从织金出发,通过平台集合订单、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促进织金县指尖产业发展,打造毕节文化旅游集散地。
依文·中国手工坊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苗绣产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织金县文旅产业融合模型。为进一步扩大毕节城市文旅品牌的影响力,将聚焦企业家群体力量与全国工商联带动作用,转换成为城市品牌与产业价值、以依文集团作为平台,链接更多资源,赋能当地指尖产业,带动织金县平远古镇商业运营体系,带动县域商业空间价值,为织金县文旅产业价值增长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依文·中国手工坊团队将聚合全球优秀设计力量,共同推动传统非遗手工艺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现代数字化产业体系,打造可复制化的产业数字模型,为织金县打造可需持续发展目不断增长的市场化商业模型,实现当地自造血能力:不断扩大织金文化传播力,赋能织金文旅和非遗文化输出、促进指尖产业销售和地方优特产品实现市场价值转化,用授人以渔的方式实现产业增收,助力织金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讲好中国故事,描画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蓝图,依文·中国手工坊正将中国民族美学文化从深山带到都市甚至推向世界舞台,在改变民族手工艺者生活的同时,推动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据腾讯网媒体报道,2023年7月26日,来自Hand in HandMetaverse Marriage Technology Co , Ltd(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