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间,中国海油(600938.SH)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在国际油价持续波动的背景下,公司盈利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实现营业收入3068.1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6.45亿元。
报告期内,中国海油不断强化增储上产力度、提升精细化管理效率、强化技术开发能力,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同时,各重大工程建设正稳步推进,渤中28-2南油田二次调整项目、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等3个新项目成功投产,也为公司未来经营任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中国海油表示,由于产能建设加速,公司2023年度资本支出预算已调整为1200亿-1300亿元,较年初预算增长200亿元,将有力支撑公司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
增储上产再攀高峰,资本开支保证未来成长空间
在“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任务的指引下,中国海油正开足马力进行油气勘探开发,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发挥“压舱石”作用。从净产量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产量再攀高峰,净油气产量达499.7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8.3%。根据规划,公司2023年净产量目标为6.5亿至6.6亿桶油当量,2024年、2025年油气净产量预计分别达6.9亿-7亿桶油当量和7.3亿-7.4亿桶油当量,年均增幅为5%至6%。
产量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充足的资本开支投入。近年来,中国海油持续践行积极的资本开支以保证增储上产战略目标的实现,前三季度资本开支总额达894.6亿元,同比增长30.2%。从公司年初发布的《2023年战略展望》来看,预计将有包括渤中19-6凝析气田I期、渤中28-2南油田二次调整、巴西Mero2等九个新项目投产。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渤中28-2南油田二次调整项目、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已建成投产,其他新项目正在建造和安装。重大项目的进展将保证公司延续高质量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9月29日,中国海油于乐东10-1气田正式完成我国海上首个超高温高压气田导管架的安装,是整个乐东气田区域实现稳产增产的关键设施,该项重大举措将进一步提高东方气田群的产能,有望释放上千亿方资源量。
图1: 乐东10-1气田超高温高压气田导管架安装
油气储量是石油公司的命脉,中国海油通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其储量接替率稳步提升,从2018年的125%上升至2022年的188%,远高于同业公司。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海油拥有中国海上油气田95%区块勘探开采权,仍有大量待探明油气资源,意味着拥有庞大的未来油气储量潜力,其海上勘探开采权价值极高,可持续发展情况在“三桶油”中处于领先地位,成长性和投资价值凸显。
在此基础上,中国海油秉承“海陆并进、向气倾斜”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大陆上勘探开发力度,于10月23日率先发现我国首个千亿方深煤层气大气田——神府深煤层大气田,充分彰显公司良好的“进取精神”。
低成本优势持续巩固,盈利能力强于同行
从油价角度来看,受地缘政治影响,全球油气价格持续波动,中国海油凭借低成本优势仍保持了良好的业绩韧性,成功抵御油价波动风险。回顾2023年前三季度,国际原油整体呈现先跌后上行的走势。WTI原油均价为77.25美元/桶,同比下滑21.32%。在此背景下,中国海油前三季度平均销售价格为76.84美元/桶,与国际油价走势基本一致,前三季度桶油主要成本為28.37美元 ,同比下降6.3% 。
低成本是石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提升盈利和对抗油价波动风险的关键,使公司应对不同油价“进可攻、退可守”。中国海油把成本管控贯穿于勘探、开发、生产的全过程,并积极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增强成本竞争优势。经过多年努力,公司逐步建立和巩固了在行业中的成本竞争优势,桶油成本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根据瑞斯塔数据,公司约30美元/桶成本在全球成本曲线30%-35%分位。且公司历来有35美元/桶成本压力测试,在未来也有望延续低成本优势。突出的成本优势在低油价时期可抵御风险,高油价时期又可带来业绩高弹性,大幅提升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和ROE分别为49.60%、31.83%和15.45%,资产负债率为36.80%,盈利能力强于同业水平,资产质量向稳向好。在产量快速增长、行业内超重资产生产模式下,其负债率处于行业低水平。从估值水平来看,公司目前股价对应PE仅为7.2倍,远低于同业公司,叠加持续的高分红比例,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边际。
宏源期货研报指出,自2023年三季度伊始,沙特兑现减产叠加宏观经济预期转向,油价结束6月底的磨底阶段转入上行,随着9月份沙特及俄罗斯宣布将减产延续至2023年12月底,供给端的延续减产推动油价重心上移,油价有望保持较高预期。中国海油未来业绩表现可期。
聚焦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践行央企高质量发展
中国海油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转型。根据规划,公司将以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使命,瞄准现代能源体系一体化、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科技创新在中国海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中国海油在科技创新方面捷报频传,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7月,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6-1油田实现全面投产,成功掌握非整装大型油田开发技术体系,为推动同类型亿吨级油田的经济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8月,中国海上首个热采油田——南堡35-2油田新投热采调整井顺利投产,采用了包含井口抬升控制、井下耐高温工具、一体化注采管柱、注汽工艺在内的稠油蒸汽吞吐热采技术体系,为海上稠油低成本、高效率开发开辟了新路径。未来,该项技术可在渤海、南海东部、南海西部等海域稠油油田推广应用,推动海上稠油油田的规模化经济开发……公司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了全产业链创新升级,为公司经营绩效创历史新高、成为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
图2: 南堡35-2油田项目
对于中国海油而言,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亦是公司当下的重点目标之一。依托海洋资源开发的能力优势,公司正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业务。根据规划,到2025年公司将稳妥有序推进海上风电业务,择优发展陆上风光,稳健推进能源转型,逐步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业务占比。至2025年,公司规划获取海上风电资源500-1,000万千瓦,装机150万千瓦。力争未来三年基本掌握、2030年全面掌握深远海浮式风电工程技术,为海上风电大规模平价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今年以来,中国海油加快了绿色转型的脚步,多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首个“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项目“海油观澜号”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可达2200万千瓦时,开启风电业务从浅海走向深远海的探索之路;恩平15-1油田CCS示范工程成功投用,设计高峰年二氧化碳回注量约28万吨,大亚湾海上千万吨级CCS/CCUS集群示范项目有序推进;大规模引入岸电和使用绿电,实施海上油气生产低碳能源替代;“南海奋进”号经升级改造后接入惠州、西江油田群,可充分回收和二次加工处理上游海上生产平台随原油开采释出的伴生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3万吨,具备显著的环保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海油年内持续获得资本市场各项殊荣。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中,中国海油位列第35名;名列《福布斯中国》杂志“中国企业跨国经营50强”;在证券时报第17届价值评选中入选ESG百强榜,并被纳入证券时报ESG百强指数(931253.CSI);中国海油已连续12年荣获《财资》杂志2023年度“财资ESG企业大奖—金奖”。
在2023年的前三季度,中国海油已取得了向好的发展态势,也为四季度的“收官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海油在业绩会上表示,在国际油价变幻莫测的背景下,公司将始终做好增储上产、成本管控,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