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些小小的“石头”,它们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其中胆源性胰腺炎就是一种由这些“石头”引起的较为凶险的疾病。
一、认识胆源性胰腺炎
胆源性胰腺炎,是由于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液中的消化酶,从而引起胰腺的自身消化和炎症反应,主要是胆结石等原因引起的。
胰腺是我们身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外分泌部分主要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内分泌部分则分泌胰岛素等激素,调节血糖水平。当胰腺发生炎症时,这些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症状表现需警惕
胆源性胰腺炎的症状往往比较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腹痛: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症状。腹痛通常突然发作,位于上腹部,疼痛程度剧烈,可向腰背部放射,呈持续性钝痛、绞痛或刀割样痛。患者常常因为疼痛而辗转反侧,难以忍受。
2. 恶心和呕吐:频繁发作,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这是因为胰液和胆汁分泌异常,刺激胃肠道导致的。
3. 发热:患者体温一般在 38 - 39℃之间,若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高热,可能提示胰腺坏死、感染等严重情况。
4. 黄疸: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因为胆石等梗阻因素导致胆汁排出不畅,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引起的。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三、小小石头惹大祸——病因解析
胆源性胰腺炎的罪魁祸首主要是胆道系统的结石。胆结石是怎么引发胆源性胰腺炎的呢?
当胆囊或胆管内有结石时,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可能堵塞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使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正常情况下,胰液中的消化酶在胰腺内是没有活性的,只有进入肠道后才被激活。但当胆汁反流进入胰管后,就会激活这些消化酶,导致胰腺的自身消化,从而引发胰腺炎。
此外,胆道蛔虫、胆管狭窄等胆道疾病也可能导致胆汁引流不畅,增加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风险。
四、预防措施很重要
既然知道了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它的发生。
1. 治疗胆道疾病
对于有胆结石、胆道蛔虫等胆道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例如,对于胆结石患者,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对于胆道蛔虫患者,可使用驱虫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取出蛔虫。
2. 健康饮食
保持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胆汁成分异常和胰液分泌过多的风险。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预防胆道蛔虫等疾病。
3. 戒酒
酒精可刺激胰腺分泌,还能导致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括约肌痉挛,阻碍胆汁和胰液的正常排出。所以,戒酒有助于预防胆源性胰腺炎。
4. 定期体检
尤其是有胆道疾病家族史、肥胖、高血脂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腹部超声、肝功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胆道疾病和胰腺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五、治疗方法要知晓
一旦确诊为胆源性胰腺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 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和食物刺激胰液分泌,同时通过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状况。
2. 药物治疗
使用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还会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控制感染,尤其是怀疑有胰腺坏死感染时。
3. 解除胆道梗阻
对于有胆道结石梗阻的情况,通常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或引流胆汁,这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关键措施。必要时也可进行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取石术等。
胆源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它的发生和危害。让我们关注自己的健康,从预防胆源性胰腺炎开始,远离那些不容小觑的“石头”。
单位:山西白求恩医院肝胆外科
作者:刘玲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2024年12月27日晚间消息,Cool Link (Holdings) Limited(HK:08491,以下简称Cool Link)宣布,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