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数字家庭推广与应用交流会”在厦门立林大厦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全国智标委智慧居住区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智慧社区工作委员会、中国安防协会智慧社区与智能家居专委会、福建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厦门市建筑装饰协会指导支持,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陈朝武、全国智标委智慧居住区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钢、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智慧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张艺辉、福建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秘书长蔡理怀、厦门市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朱奖怀、成都漳州商会会长陈火玲、厦门晚报主任编辑&尚居汇创始人李林邦、土巴兔联合创始人王国春、尚居汇常务理事长苏万福等领导与嘉宾出席会议。
把握数字家庭新机遇
共创美好人居未来
众所周知,数字家庭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好房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立林持续加大数字家庭领域的研发投入,着力推进全屋智能的创新与应用,走出了传统安防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成为了数字家庭领域的标杆企业。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智慧社区与智能家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厦门立林集团董事长陈旭黎
“在数字家庭建设的浪潮中,全屋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立林愿意与大家一起努力,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做大做强,共同实现‘让人们生活在五星级的家’的使命。”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智慧社区与智能家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厦门立林集团董事长陈旭黎在会上表示。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陈朝武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陈朝武指出:“一直以来,立林的产品创新、技术迭代、标准制定等都走在了行业前面,未来也定能携手更多企业伙伴,共同努力把梦想愿景变成真正的智能化产品,为老百姓带来更有品质的智慧生活。”
未来,数字家庭的建设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共同推进,而数字家庭的发展不仅局限在每一个家庭,它还可以推动智慧社区的发展,进而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因此,立林正式加入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成为理事单位,未来与协会成员单位一起,为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推动高质量社区建设助力。
“立林在智慧+领域颇具社会影响力,未来可以与协会携手,共同为构建智慧美好的数字家庭和智慧社区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智慧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张艺辉说道。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智慧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张艺辉(左)为立林授牌
搭建发展生态圈
共筑数字家庭新未来
如今,为推进数字家庭建设与产业发展,立林致力于搭建更广阔的发展生态圈,与土巴兔集团,以及福建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厦门市建筑装饰协会及其旗下装企建立战略合作,推动家居家装行业数智化转型,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数字家庭建设注入新力量。
土巴兔集团联合创始人王国春表示:“立林与土巴兔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非常相似,同时两家的企业实力又具备资源互补的能力,基于此,我们达成了战略合作,未来将在产品、系统、渠道等多方面建立深度合作。”
△立林与土巴兔战略签约
福建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秘书长蔡理怀表示:“立林与行业协会平台的企业加强合作,可以让数字家庭走进寻常百姓家,下一步可以在房地产开发、城市更新、家庭二次装修等方面力推智能化产品。”
厦门市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朱奖怀表示:“近年来家庭装修装饰不断发展,对智能化的应用不断普及。我们与立林强强联合,能够找出装企发展的新思路,抢抓数字家庭建设的新机遇。”
尚居汇常务理事长苏万福表示:“现在家装行业对全屋智能的应用已经很多,培训专业的数字家庭工程师,能够非常及时填补市场空缺,对全屋智能产业发展有极大的支撑作用。”
△立林科技总裁陈毅辉代表立林与27家装企完成战略签约
全国“数字家庭工程师”培训
引领人才培养新篇章
今日,立林为期5天的首期全国“数字家庭工程师”培训认证班正式结训,为行业锻造出一支兼具专业素养与高效执行力的卓越团队,全面提升线下服务品质,给用户带去更专业、更高效、更便捷的智慧生活服务体验,也为数字家庭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力量。
“在数字家庭建设中,数字家庭工程师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企业实训能够给学员提供实际操作的经验,有助于工程师的实力提升。未来,我们也会在培训题库、图集标准、团体标准制定、工程规范等方面提供标准化支持,让数字家庭工程师的培训有效持续进行,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全国智标委智慧居住区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钢博士在结训仪式上说道。
△王钢博士与朱奖怀会长为学员颁发数字家庭工程师证书
△立林营销中心(C端)销售总监赵峰为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及奖品
在活动最后,立林科技总裁陈毅辉做总结发言,他提出,数字家庭建设正迈入全新阶段,立林将积极推动全屋智能产业链终端、平台、施工等企业合作,营造跨界应用的产业生态,希望与更多行业同仁协作互通、同向发力,共同凝聚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信心和力量,共同为数字家庭建设助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