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三维度解读全球30城市创新力,探索全球城市创新发展态势
城市创新发展紧密依赖教育、科技、人才三大要素。教育作为基石,为科技创新培育知识基础与人才队伍,基础教育塑造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高等教育推动知识前沿探索与专业人才输送,教育资源设施为其发展提供支撑;人才是创新源泉,科研人才推动基础与应用研究,产业人才助力技术研发转化,人才潜力体现于青年人才的活跃度与对优质人才的吸纳,良好环境促进人才发展;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体现科技生产力,创新生态促进知识共享与资源整合。
为全面、科学地衡量城市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深圳国际科技信息中心、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与爱思唯尔携手合作,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理念,构建“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指数”(SET指数),并形成报告,对全球30个主要城市展开深入评估,旨在洞察全球城市创新发展态势,为城市创新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与参考。
指标体系
图1 SET指数指标体系的逻辑模型
SET指数指标体系含三个层级的多元化指标,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及多个三级指标。整个体系以反映城市发展现状和当前实力的指标为主、以衡量成长潜力的增长变化类指标为辅,同时聚焦科工领域,体现城市的硬科技创新实力。
图2 SET指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
报告综合考量各城市的教育、人才、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并兼顾城市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可比性,聚焦30个全球创新城市。他们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均为主要经济体门户与科技创新中坚城市,总计贡献了全球27%的科研产出,15%的专利产出,54% 的全球千强创新企业。
1全球创新城市SET指数排名与综合分析
SET指数排名结果
全球创新城市SET指数排名前10的城市依次为:波士顿、旧金山、北京、伦敦、纽约、洛杉矶、西雅图、上海、香港和东京。前十城市中美国城市占据一半,表现突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城市的创新力也不容小觑,有三座中国城市位列前十。另两座中国城市中,深圳居第11位,广州居第24位。
SET指数全球排名前三的城市是波士顿、旧金山和北京,前三甲城市差距较小,齐头并进。这三个城市是全球科技创新示范城市,三者均是基于顶尖的教育资源、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研究机构,全面提升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教育科技人才平衡发展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中上游城市如香港、深圳等在部分维度表现突出,如香港教育与人才突出,深圳人才与科技亮眼,彰显区域合作优势。部分城市如新加坡、华盛顿、西雅图凭特色优势独树一帜,形成差异化创新路径,表明城市可依自身特色探索创新、推动发展。
图3 30个全球创新城市SET指数总排名和得分
通过三个维度得分散点图分析发现,教育、人才、科技呈正相关,三者在创新中互相协调、互为促进。整体而言,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联系紧密,教育水平与人才发展之间的联系相对偏弱,可能在于教育水平转化为人才培养需要一定时间,但部分城市如深圳另辟蹊径,通过吸引和培养青年人才展现巨大潜力。这表明城市创新中应注重人才与科技协同,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创新生态良性发展。
图4 全球30个创新城市在教育水平、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三个维度的相关性分析散点图
2教育水平维度分析
教育水平排名结果
波士顿、伦敦、香港居教育水平前三,亚洲城市基础教育相对出色,而欧美城市高等教育更加领先。伦敦、北京、上海及纽约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对均衡发展的四座城市。全球城市教育优势具有明显差异,这为城市教育发展重点提供了参考。
图5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分排名前十五城市
报告从国际一流学科竞争力、国际一流大学数量、科研机构数量增长率衡量高等教育水平,波士顿、伦敦、香港处于前三。可以看到,在高等教育表现方面,亚太城市正稳步推进其在国际一流学科、一流高校的建设。中国城市在发展科研机构方面表现亮眼,正在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新兴发展力量,这进一步加快了全球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均衡化发展。
3人才发展维度分析
人才发展排名结果
中美两国在人才发展上领跑全球,包揽了人才发展得分排名的前十城市,各占一半。城市人才发展主要通过三个二级指标衡量,即科研人才、产业人才和人才潜力。根据各个城市的人才发展二级指标得分可以看出,中国的北京和美国的创新领军城市在产业人才与科研人才上均具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广州、香港和上海等中国城市在人才潜力方面表现突出,显示出其人才发展的后劲。
图6 各城市的人才发展二级指标得分分布气泡图
科研人才潜力
中国城市在人才潜力方面表现卓越,占据了人才潜力得分的前五席,分别为深圳、广州、香港、上海和北京,凸显了中国城市在青年人才科研活跃度和结构优化方面的领先优势。欧美城市的优势则普遍体现在人才吸引方面。深圳的人才潜力得分位居榜首,其在三个关键人才维度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在科工领域人才流入比和科工领域青年人才活跃度增速上均位居第一,体现了深圳人才建设的成效。
亚洲城市科研人才结构呈年轻化,活跃青年科研人才占比和青年科研人才活跃度增长率普遍高于欧美城市,而欧美城市则是资深科研人才占比和科工领域人才流入比具有优势,反映了双方在科研人才结构配置和发展上的差异。
人才流动与聚集特色
匹配人才与产业优势,构建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城市创新人才建设的关键。城市科研人才聚集具有区域特色:欧美城市在医学、生物化学领域人才集中,亚太城市在计算机科学、工程、材料科学上展现人才聚集优势。北京、波士顿、伦敦等国际化大都市成为全球科工人才流动枢纽,深圳人才磁吸效应显著。
4科技创新维度分析
科技创新排名结果
旧金山、波士顿和北京位列科技创新前三甲。美国城市在前十名中占据六席,彰显了强大的科技实力。中国有三座城市跻身前十,标志着在全球科技创新舞台的崛起。欧洲城市中伦敦表现突出,其余城市多处于中游及以下。从区域分布看,北美城市整体科技创新表现最佳,中国城市处于中上游且发展势头强劲,欧洲城市呈现一定梯度分布,部分城市在特定领域具有优势。
图7 30个全球创新城市科技创新排名的地区分布
创新生态
东京、巴黎和伦敦在创新生态方面表现最佳。东京大科学装置数量最多,产学合作活跃;巴黎和伦敦在开放合作、经济基础方面优势明显。北美城市纽约、旧金山、华盛顿创新生态得分也进入前十,在跨区域合作、产学研合作和经济实力等方面各有亮点。亚洲城市中,北京和新加坡表现也相对较好,北京在跨区域合作和大科学装置方面具有优势,新加坡在产学研合作和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突出。中国其他城市创新生态得分多处于中下游,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大陆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合作融合程度。北京、上海、香港、广州的产学合作相对偏低,深圳在中国城市中产学合作率最高。
创新生态与科技创新各关键方面呈正向促进关系,加强创新生态建设,包括提升经济基础、促进产学研融合、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区域合作,对城市科技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是中国城市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突破方向。
总结
全球创新城市在教育水平、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与态势。通过深入分析各城市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科研人才、产业人才、人才潜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创新生态等维度的表现,明确了不同城市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区域间的差异与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性策略建议,有助于各城市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精准定位、扬长补短,实现人才与科技协同发展,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与综合竞争力,推动全球创新版图不断演进与发展,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创新动力。
点击链接获取“全球创新城市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评估报告”的详细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