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弘增利宝(余额宝)七天年化收益率回落至5%以下,为4.985%。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全盛时期的余额宝七天年化收益率曾一度稳居6%的上升区间,最高时达到7%。
在互联网系基金理财产品里,余额宝是一种象征。在其旗下集结了微信“理财通”、网易“现金宝”、京东“小金库”、苏宁“零钱宝”等产品。这些产品曾以高收益为卖点迅速征服了成千上万的消费者。
然而,情况正在迅速发生变化。比余额宝先行一步,早在5月1日,微信理财通收益率就已跌至4.98%,率先“破五”。
互联网系基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持续回落已是趋势。据新浪互联网理财基金统计数据显示,4月以来,52只网络基金理财产品中,只有24只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5%,占比不到五成。
截至11日,微信“理财通”7日年化收益率为4.893%,百度“百赚”、京东“小金库”、苏宁“零钱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从最高时的7%回落至5%以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吕随启说,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诞生的2013年中期,恰逢市场面临“钱荒”,货币市场利率高企,为其获取较高收益创造了条件。伴随着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货币市场利率的下行,余额宝们的收益率也将逐渐下降。“互联网‘宝宝'集体‘破五'、甚至‘破四'均只是时间问题。”吕随启说。
与此同时,银行系货币基金产品的收益率则持续上升:截至11日,兴业“掌柜钱包”互联网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为5.618%;平安银行“平安盈”7日年化收益率为5.511%,中银“活期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5.493%,民生“如意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4.977%。
“追随者”银行步伐更稳健
在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领域,相对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银行是“追随者”。但现在“追随者”的步伐已经显得更为稳健,这在用户数和规模上也有体现。
根据余额宝及天弘基金的公开数据,从2013年第三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余额宝净申购比持续下滑。今年一季度其净申购比仅为38.7%,即每出现100元申购,就有61.3元被用户赎回,资金流失较快。
有分析指出,不少人开始把互联网“宝宝”账户的钱重新转回银行,购买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理财通、余额宝的用户数量正在出现急剧下降趋势,“资金搬家”的趋势已经显现。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各类“宝宝”产品目前高收益主要来源于银行协议存款,银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宝宝”产品的收益率预期,因此,一旦银行业愿意主动变革,银行版的“宝宝”产品在收益率上也更具优势。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已经公开表示不接受互联网“宝宝”的协议存款,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受到冲击。
与此同时,购买、赎回政策的调整也令互联网系“宝宝”产品遭遇困境。目前,余额宝转出到银行卡金额低于5万元,可两小时到账,若累计转出金额大于5万元时,资金到账时间为T+2日。而微信理财通规定,提交到华夏财富宝基金的赎回业务到账时间调整为赎回的第二个工作日,这意味着理财通已暂停赎回T+0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