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运营商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多家已获虚拟运营商牌照企业的高层和行业相关人士表示,虚拟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市场,有望促进电信资费降低,跨界融合业务是其发力方向。同时,自2014年1月1日起,基础电信运营商公网网间结算标准进行了调整。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向中国移动支付的网间结算费降低了三分之一。
作为4G(4G资费)发牌的配套政策,该政策出台时点基本符合预期。对此,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凯表示,在既有的监管手段中,改变网间结算方式无疑是最有效、最方便,也是唯一现实的手段,但从实际情况看,对中移动影响不大。但此次网间结算方式的调整或在一定程度上为虚拟运营商进入电信市场提供运营的空间。
调整网间结算或短期收效,对市场化难起促进作用
记者:网间结算新政已于1月1日实施,对此您如何分析?
王凯:调整前,三大运营商用户互相呼叫,主叫方所属的运营商向被叫方所属的运营商支付结算费均为0.06元/分钟。以中联通和中电信为例,一年要给中移动交几十亿元。调整之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用户呼叫中国移动的用户(不含TD-SCDMA专用的188、157号段),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向中国移动支付的网间结算费由每分钟0.06元减至0.04元。同时,短信网间结算标准由每条0.03元减至0.01元,彩信网间结算标准由每条0.1元减至0.05元。网间结算调整后,不再“大网吃小网”。
从2013前三个季度的情况看,中国移动以4630亿元的收入和915亿元的净利润高居榜首;而中国电信经营收入为2381.86亿元,净利润为147.14亿元,净利润率仅为6.1%;中国联通则以2201亿元的营收、83.7亿元的净利润和3.8%的净利润率再次垫底。从三大运营商的利润总和来看,中移动一家就占据了85%;而在移动用户数上,中移动拥有7.2亿,联通拥有2.4亿,电信则拥有1.5亿。所以从整体来看,通信运营行业依旧是中移动一家独大,中电信和中联通苦苦支撑。这种失衡的竞争格局无法很好匹配我国政府力推的信息消费战略、宽带国家战略以及电信行业营改增试点等事关全局的大政方针。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确保联通和中电信的可持续发展,在既有的监管手段中,改变网间结算方式无疑是最有效、最方便,也是唯一现实的手段。通过这个手段,中联通和中电信的网间通信成本,尤其是网间通话成本将大大降低,盈利水平和投资能力得到提升。中联通和中电信可将获得的利润用于网络建设和宽带发展。同时,工信部放行中国移动进入固网市场,为完成“宽带中国”的超现实目标注入超强能量。
电信业本身带有自然垄断性,我国过去几十年的改革绝大多数都是利用业务分拆、不对等网间结算、牌照准入限制等调整生产要素手段进行的。但在目前中移动一枝独秀的情况下,再次采用不对等网间结算的方式来调节市场格局,或许能在短期内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对市场化的促进作用不一定能够尽如人意。
新政对中移动影响小,语音业务加速向数据业务迁移
记者:4G发牌以及3G竞争大环境下,网间结算调整对三大运营商的市场格局有何影响?
王凯:此次网间结算新政,在专属号段157、188,中移动的TD-SCDMA用户拨打中联通或中电信用户的电话的网间结算标准并未改变,而且中移动的网间结算收入规模在总体收入规模中占比不大。由于网间结算影响的收入规模有限、占比较低,且对公司总营收和总利润的增长贡献度都较低,联通及中电信近年积极发展3G业务;而中移在获发4G牌照后,料会重点发展4G,故此次的结算费调整,很难改变中国移动的总体发展趋势,对中移动整体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