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军事 | 汽车 | 游戏 | 科技 | 旅游 | 经济 | 娱乐 | 教育 | 投资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城市 | 社区 | 拍客 | 视频 | 好医生 | 海外购 |
年终岁末,正是贺岁电影的黄金档期。当我们挥手作别2007年之时,笔记本市场的腥风血雨,刀光剑影犹如一幕幕好莱坞大片一样动人心魄,让我们难以释怀。这里即有胜利者荡气回肠,豪气冲天;也有平庸者的碌碌无为;更有失落者的黯然神伤。不过,这里的主角不是衣着光鲜的影星大腕,而是一个个足以震撼世界,改变人们生活的IT企业。
2006年有人曾经预言2007年的笔记本市场将会迎来笔记本元年。事实证明,2007年的笔记本市场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强者恒强,弱肉强食的残酷图景。2007年笔记本元年的带着光环即将飘然逝去,抚今追昔,回眸2007东北的笔记本市场,其中容纳着太多的精彩与无奈。
两级分化严重,国内厂商颓势难以挽回
虽然出身高贵让笔记本被奉为只有少数精英的专署产品,但是随着价格的不断地降低,笔记本在2007年已经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并且大有赶超台式机的势头。值得纪念的是,据IDC2007年第三季度笔记本销量数据显示,在此季度,笔记本电脑的销量远超于台式机销量。从另外一方面也折射出了笔记本的繁荣,和台式机市场的没落。
笔记本爆发的源头在于价格的平民化,以及下半年软硬件新技术的推出,使四年一次的换机潮启动,加速笔记本替代台式机的效应发酵,而呈现旺季更旺态势。据联想辽宁笔记本产品经理高世龙介绍,联想今年在辽宁地区的增长已超过100%,同期增长可达60-70%,势头喜人。与之相比,宏基和惠普的增长率也都毫不逊色。
笔记本市场的如日中天并没有惠及全部笔记本厂商。2007年,国内笔记本厂商与国际厂商在各个层次针锋相对的较量中败下阵来。除了少数国内品牌倚靠着知名度,和完善的渠道网络建设能够存活下来之外,大部分国内厂商都未能幸免于难,不得不被市场洪流所吞噬。究其败走麦城的缘由,我们不难发现,国内败北的笔记本厂商在品牌内涵、产品质量、渠道建设以及对行业理解能力上的不足成为束缚其发展的枷锁,这也是其不能成大器的重点因素。
首页 上页 | 1 | 2 | 3 | 4... 下页 尾页 共 5 页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