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汽车 | 游戏 | 科技 | 旅游 | 经济 | 娱乐 | 教育 | 投资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城市 | 社区 | 拍客 | 视频 | 好医生 | 海外购 |
在明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华为、沃尔玛辞退员工的事件震动了业界,上班族议论纷纷。有关专家将事件整个过程与《劳动合同法》对照之后,发现很多单位、员工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非常粗浅,尤其对裁员、签约相关条款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网上很多帖子有牢骚更有误导。
昨天,本报记者走访劳动法专家、市总工会法律部谈育明,请他就《劳动合同法》中有关裁员和签约等相关条款进行解读。
无固定期合同并非“铁饭碗”
误区“华为、沃尔玛事件”发生后,网友一味指责华为、沃尔玛。按规定,公司和员工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双方如果再次续签,就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有些上班族错误地认为,签了无固定期合同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
专家解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签了无固定期合同,如果遇到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法规规定的10多种情况,合同都有可能被解除。因此,无固定期合同完全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终身合同、“铁饭碗”。
连续工作满10年须签无固定期合同
误区20年工龄的老员工都是“黑户口”,不签合同的员工想要签无固定期合同遥遥无期。
专家解读员工在同一单位打工满10年,单位必须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合同。与此同时,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比,此次《劳动合同法》新增了签订无固定期合同情况: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员工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
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
单位与员工不签合同1年以上,也将被视为订立无固定期合同。
制订《劳动合同法》的本意就是为了稳定劳动关系,让更多员工更安心工作。
不签约单位将付高“代价”
误区不签合同,单位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终止事实劳动关系。很多白领网友甚至绝望地说,哪个法律都难以改变不签合同现象。
专家解读“单位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终止事实劳动关系。”这是《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规定的内容。
不签劳动合同一直被视为单位侵权顽症。此次《劳动合同法》明确,今后一旦查实单位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单位要付出比签订合同高得多的“代价”:1个月至1年内,单位支付员工的薪金是原来的2倍;1年之后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即单位不能再随便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四种情况下才能大规模裁员
误区:很多人在网上发牢骚说,华为、沃尔玛辞退员工事件恰恰表明,单位的权利非常大,可以随意裁员,想裁多少就裁多少,而政府对他们的约束非常之小。
专家解读:事实上,《劳动合同法》明确,发生以下四种情况单位才能“大规模”裁员: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其他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单位在裁员时,必须优先留用订立较长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持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人员。
特殊情况合同自然延续
误区:现在的私营老板,员工没有生病就想着克扣员工的工资,绝不会有合同到期延续的可能。
首页 上页 | 1 | 2 | 下页 尾页 共 2 页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