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汽车 | 游戏 | 科技 | 旅游 | 经济 | 娱乐 | 教育 | 投资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城市 | 社区 | 拍客 | 视频 | 好医生 | 海外购 |
华为员工向本报记者揭秘集体辞职内幕:每人上交一份千字辞职报告 公司停缴社保一个月出现社保断点——
华为公司“集体辞职,再上岗竞聘”的消息日前不断升温,不但引发了广东省劳动厅的关注,还引起一场关于《劳动合同法》的社会讨论,以及整个企业的集体思考。
11月5日,本报记者连线了一位工作年限在8年以上、工号在两万以内的华为员工,他向本报记者独家揭秘了整个“集体辞职”事件的详细经过,包括此前尚未披露的细节,如“员工股份如何处理?”、“员工是否要上交辞职报告?”、“在多长时间内回企业竞聘?”等相关问题。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告诉记者,“在辞职前,每位员工都要上交一份1000字左右的辞职报告,表明自己的意愿,而对于华为来讲,这份辞职报告规避了所有法律上的问题,整个方案堪称完美。”
11月5日,记者也连线了著名的《劳动法》专家左祥琦,他告诉记者,“从华为这件事的操作来讲,挑不出任何毛病,没有任何法律问题。但是其引起的社会思考应该是深层次的,比如该如何真正使得劳动者和雇佣者的关系得到平衡?比如怎样才能真正保护弱势的劳动者等问题。”
■员工爆料
辞职员工保留股份每人上交千字辞职报告
“今年10月,我在外出差,接到了公司领导的电话,对我们说了公司的现实情况,并把整个方案说给我们听了。我当时并不惊讶,因为有关这件事在公司内部已经流传已久。”昨天,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员工告诉记者。
他向记者披露了一些操作流程方面的问题,比如华为员工辞职之前要上交一份1000字左右的辞职报告,表示自己是选择自主离职的。这就规避了将来法律上有可能产生的问题。各个部门之间规定了离职和再次应聘之间间隔的时间,原则上辞职的员工应该在6个月之内来应聘。不过各个部门规定的时间有所不同。而员工在辞职后有一周的带薪假期,不过,有意思的是,该人士告诉记者,这个期间辞职员工还可以作为公司顾问,自愿给公司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另外,10月份,华为公司停止社保一个月,而由员工自己去交社保。这样就形成了社保的断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法律上,离职的标志是:办理工作交接收回工卡、停止工资发放、停止社保、档案转移、办理失业登记,而这些都是华为此次辞职包括的内容。
由于这次集体辞职的人员大部分都有华为的内部股份,该人士向记者披露了华为员工股份的处置情况。据悉,华为在员工辞职6个月期间为员工保留股份,如果员工决定辞职之后不再续签合同,华为将按照股价给员工兑现成现金。据了解,由于这些员工工号靠前,因此平均年薪都不低,这次得到补偿的金额都在20万到30万左右。
“我们不会担心二次聘任的事情,因为这次集体辞职的都是公司的中坚力量。再次竞聘心里有底。”该员工告诉记者。
■网络热谈
公司还是最大赢家
11月5日,记者看到天涯网华为专区论坛非常热闹。部分华为员工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有一些“分析型”的帖子,比如一位在华为工作7年的“中等员工”表示,无论怎么样,公司还是最大赢家,因为没有工龄长的退休员工,等于没有福利方面的压力,也许可以创造一种新的民营企业新的薪酬模式。另外一位自称“六元”的员工表示,此次辞职其实对新员工和老员工都没有实际影响,但是,华为的这次行动可能是应对新劳动法的未雨绸缪。因为一旦华为再次进入“冬天”,公司方面不可能让公司因为新劳动法的约束而无法采取大规模的裁员措施。
另外,还有一些“自述型”的帖子。比如一类是老员工在发言,但是记者发现,这类员工确实比较少,由于有5天的假期,这些老员工一般都是在论坛上讨论,准备利用这几天去哪里旅游。因为“工作了十年,没有好好地放松,去哪里旅游”。而年轻的员工则表达了对老员工的羡慕之情,一位年轻员工表示,“老员工拿了十几万,而且还可以休息放松一把,然后再回来上班。搞得我心里愤愤不平,酸酸的,光那辞职金就够我一两年的GDP了。”
首页 上页 | 1 | 2 | 下页 尾页 共 2 页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