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汽车 | 游戏 | 科技 | 旅游 | 经济 | 娱乐 | 教育 | 投资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城市 | 社区 | 拍客 | 视频 | 好医生 | 海外购 |
2008年1月22日,备受关注的手机漫游费终于踏上了破冰之旅。然而,如期举行的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却没能为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众说纷纭的媒体舆论中,究竟,手机漫游通话费成本是多少?听证会仍旧没有一个定价依据让人信服;究竟,提交会上讨论的两套降价方案何者胜出?组织方依然没有拿出一个最终定案。一场期待了很久的听证会无果而终,政府却成为了各大媒体的焦点话题,由此引发而出的一些问题不能不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关注和思索。
两大质疑缠绕听证
众所周知,这次听证会出炉的两套听证方案均表示要取消0.2元/分钟的漫游建立费,不同的只是主被叫按统一标准收费还是差别收费的取决。第一套方案实则是在现状基础上简单地将上限降低0.2元,第二套方案实则是在取消0.2元/分钟后,将国内长途通话费融入其中。
这就造成了两大疑问。一方面,审计报告并未明确说明漫游时的本地通话费和长途通话费的运营成本。相关人士坦言,依据我国《价格法》、《电信条例》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消费者有权知情电信资费的成本价格。
另一方面,尽管提交听证会讨论的两个方案都明确提出了降价,可是怎样的降价水平才够的上“到位”?相关学者担心,由于公布的两套方案远高于许多地区的套餐价格,这很可能造成低资费地区漫游费价格不降反升的局面。
另外,从这次听证会与会人员的组成结构来看,5名消费者代表,5名电信运营商代表以及8位学者专家代表的比例分配是否合理也成为争议的焦点。
从公众的角度来看,消费者自然更倾向于取消漫游费;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固网运营商表示,下降手机漫游费将加剧原本就已经严重失衡的一网独大、一家独大的市场竞争格局;移动运营商在大体上表示接受降价,但其中中国联通也明确提出,“第二套方案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对于另外8名学者专家的各自意见,也有观点表示其有失公平。总体来看,方案本身是否公正有效?听证会代表组成及意见又是否合理?这两大质疑共同构成了这次手机漫游听证会无果而终的两大症结。
首页 上页 | 1 | 2 | 下页 尾页 共 2 页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