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奇异蛙家族鲜为人知的缤纷世界(组图)(1)
体长20厘米的牛蛙和提长6厘米的黑斑蛙体型相差悬殊惊蛰的春雷刚刚掠过乡间的池塘,久违了的蛙鸣声便开始在田野中唱响。对于深居都市的人们来说,这仅仅是一种对于青蛙的美好记忆,那么,一个更加鲜为人知的蛙类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呢?最常见的蛙人们最常见的蛙是青蛙。青蛙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也是最容易观察到的蛙类。在我国,除新疆、西藏、云南等省不产青蛙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青蛙确切地说是指蛙科中的黑斑蛙、金线蛙等中小型种类。这些蛙体长约有5-8厘米,大都皮肤平滑,体色多以青绿色、黄褐色为主,并夹杂着不同深浅的黄褐色。背部、体侧及腿上有黑色斑纹和斑块的是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背部无黑斑,两道侧褶呈棕黄色的是金线蛙(Rana plancyi)。雄蛙嘴角旁有一对咽侧外声囊,鸣叫时有节奏地一鼓一瘪,伴以“呱-呱-呱”的鸣声,在乡村稻田里常能循着它们的鸣声觅得其身影,因此青蛙又俗称为“田鸡”。俗话说:“蛙满塘,稻满仓。” 平日里,青蛙常常一声不响地趴在荷塘、草丛及浅洼中,鼓起一对大眼睛,宁静地注视着周围的情况,伺机捕捉视野范围内的任何猎物。青蛙捕食昆虫既填饱了肚子又保护了庄稼。它的舌头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舌面上分泌有黏滑的液体,可以把昆虫粘住。更妙的是,它的舌根不像其他动物那样长在口腔的喉部,而是长在下颌的前面,舌尖翻向咽喉。捕虫时,舌头像弹簧一样向外一翻,灵敏地粘住昆虫后便迅速弹回,昆虫转瞬间就成了腹中餐,整个过程大约0.15秒,肉眼几乎无法看清楚全过程。青蛙的捕虫能力和食量相当惊人,每只青蛙平均一天可捕食50-120只昆虫,且多半以上为蚊子、苍蝇、螟虫、蝼蛄、椿象等农业害虫。青蛙后腿修长且发达,非常善于跳跃,游泳时又可以充当“推进器”,双腿在水中一蹬,便可快速游走。青蛙还有冬眠的习性,每逢秋末它们便会钻进潮湿的泥土里冬眠。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之际,池塘里准会响起悦耳的蛙
首页 上页 | 1 | 2 | 3 | 4... 下页 尾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