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古墓中一般都暗藏防盗的机关,马王堆辛追墓就设置了“伏火”
春秋晚期太原晋国赵卿使用积石防盗,图为修复后的车马坑
最近,随着网络小说《鬼吹灯》的风靡,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古墓热潮。小说里面对古墓的描写,可谓是机关重重。这不禁令人们好奇:古墓中真的存在这些神奇而又致命的机关吗?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盗墓史》的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王子今教授,让他带你进入历史的幽暗地层,揭开神秘的古墓机关之谜。
“疑冢”、“虚墓”迷惑盗墓者
《中国盗墓史》是至今一部比较完整的反映中国盗墓史的专著,在书店内,经常被摆在《鬼吹灯》等一些盗墓小说的旁边。与之相比,这本专著里边所提到的古墓机关恐怕比小说还要玄。
专著的作者王子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教授,也是专门研究秦汉史的专家。他告诉记者,事实上最普通的反盗墓方式,是隐蔽墓址。使盗墓者不知其处,这是一种反盗墓的有效手段。
“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又与帝王贵族追求富丽显赫的心理常规不相合。”王子今介绍说,于是出现了另一种既炫耀其威权富贵,又努力“令后不知其处”的形式。这就是传说曹操的“疑冢”,其中多数并不作为真实葬所的,又被称为“虚墓”。历史记载中多见的所谓“衣冠冢”,有时其实也是一种“虚墓”。
“除隐蔽墓葬之外,墓葬一般都力求坚固。如曾经普遍运用石质棺椁作为防盗措施。而古墓积石可能是更为通常、也更为有效的方式。”王子今教授说。
据介绍,春秋晚期的太原晋国赵卿墓,墓圹的四角,每隔深1米左右,各放置着一块重约50公斤的大石头,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贴近椁室上部的填土。这些石块,显然是填墓时有意放置的。椁室周围都是堆积结构严密紧凑的砾石。墓圹内也有厚约1.2米的砾石层。这些砾石应是木椁周围使用剩下的积石,是有意识填在墓口上的。考古工作者判断,其作用,在于积石非常容易溃坍,使盗墓者难以进入。曾有许多盗墓者丧身于积石之中。
“伏火”、“毒烟”、“机弩”杀伤盗墓者
如果说,隐蔽墓葬和古墓积石是一种消极的防盗方式,那么,还有能够杀伤盗墓者的方式,如储水、积沙、伏火、毒烟、机弩等。
王子今介绍说,在墓中储水,一旦有盗墓者进入,便将溺水而死。这种防盗的方式虽然最终会使墓遭到破坏,但盗墓者也不能逃生。不过,由于墓中注水实行困难,因此,这是一种并不多见的防止盗墓的形式。而较为多见的反盗墓形式则是在墓中大量储沙,以流沙预防盗墓者凿洞侵犯墓葬。
而所谓的“伏火”,能够“飞焰赫然”,具有烧死盗墓者的效力。这种墓被称作“火坑墓”,是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墓葬。据分析,“火坑墓”出火的原因,可能由于墓室里埋藏的有机物分解,形成一种可燃气体———沼气所引起的。
神秘的马王堆汉墓就是一座著名的喷火古墓。据介绍,1971年,长沙附近的解放军驻军正在挖掘战备工事,在工程进行到一座防空洞时,当用钢钎插进去的一瞬间,一股莫名的气体正从土壤里向外喷射,有一个战士觉得好奇,尝试着拿火柴去点,没想到一点就烧起来了,并冒出蓝色火苗,而且火力很大。后来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马王堆辛追墓。
此外,在墓中置“水银池”,用水银挥发的气体毒杀盗墓者,是一种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反盗墓的典型史例。另据王子今透露,一位连云港的考古工作者在挖掘的过程中曾碰到过机弩,并且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描述。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些情况并没有写入当时的考古报告中。
秦始皇陵防盗措施森严恐怖
首页 上页 | 1 | 2 | 下页 尾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