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探秘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图)(1)
吴川生航天员转床训练“神六”发射回收模拟图 “神六”冲天,举世瞩目;英雄凯旋,万民欢腾。通过媒体的传播,世人再一次领略了我国航天员迷人的风采。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他们沉稳、果断、机智、无畏的战斗精神和良好的素质?带着对航天员训练生活的好奇与景仰,记者近日走进培养中国航天员的摇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请中心负责人吴川生介绍了迎战“神六”任务的航天员训练中鲜为人知的一个个生动细节。 卧床训练:航天员在脚高头低的床上要整整躺卧5个昼夜,除大便外一切活动都不能改变卧床姿势 记者:人进入太空首先面临的是失重环境。航天员要迅速、良好地适应失重环境,必须通过地面上的失重体验和训练。而在地球上要模拟失重环境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我们听说过航天员的失重飞机训练和浸水实验训练,请问卧床训练是怎么一回事? 吴川生:卧床训练 是在地面模拟失重常见的一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失重对人体的影响、失重时生理系统失调机制和防护措施等的研究。根据人的头部与水平方向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头高位(人平常的立位姿态)、水平位和头低位卧床实验。对比航天飞行的实际情况与地面不同头位的卧床实验,结果表明-6度头低位卧床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航天中航天员的变化更类似,因此,航天医学专家们一般都采用-6度头低位卧床方法来研究失重环境对人体生理变化的影响。 航天员一般两人一间房,躺在特制的床上。床上没有枕头,只有一床薄被。人们常说“高枕无忧”,说的是枕着枕头睡觉舒适。而航天员进行卧床训练时,不仅没有高枕,而且床是倾斜的,平躺上去脚高头低,就这样他们要躺整整5个昼夜,坚持120个小时!卧床期间除大便外一切活动都不能改变卧床姿势,斜卧着吃,斜卧着睡,斜卧着小便,只有大便时才能上厕所,但不能坐立和走路,只能由医护人员推着去,所推的床也是-6度的卧床。在实验室的终端有一间监控室,能24小时监视每位航天员的卧床情况,也能直接同每个人对话。 转床训练:航天员平绑在一张可折叠的床上,头忽低忽高,心脏供血忽快忽缓,一次训练要持续几十分钟;一次次的“折腾”,只有一个目的——提高航天员的耐受力,以适应航天失重环境 记者:我们听说进入今年夏天后,航天员适应训练进入了新的阶段,加大了训练强度。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吴川生:有一次,我走进航天员立位转床试验室,正碰见航天员做“颠三倒四”的转床训练。试验室的一边是教员监视台,屋正中摆了一张立体转床,说它是“床”,不如说像个“槽”,床的四周都有床沿,整个床能调节,使受训者的头和脚紧紧地顶在床的两头。立体床的中央有一个支架,它能使床立起来或倒下去,就像小朋友玩的跷跷板,只不过“板”的两端一边是头,一边是脚。航天员穿着蓝色训练服,平躺在床上,胸部和腿上系紧了束缚带,脚和头都顶住床沿,监视器上显示出他的血压、心率等数据,一次训练要持续几十分钟。 利用立位转床进行体位反复变化的训练,又叫血液重新分布训练,俄罗斯和我国在发射前都对航天员进行这种训练。当飞船进入轨道后,人立即进入失重环境,体内的血液会立即朝头部方向转移,特别是入轨的前几天症状特别明显,往往引起头部充血、肿胀、鼻塞、头痛、视觉和感觉功能改变,甚至出现空间运动病等等,统称为航天员适应综合症。5~6天后,由于人逐步适应失重环境,这些症状才会减轻。当返回地面时,又会面临超重的影响,这时人的血液又向下肢转移,由于头部缺血容易出现头晕、黑视甚至晕厥等明显的立位耐力下降的症状,特别是中长期航天飞行的航天员此症状更为明显。 利用立位转床不断改变航天员的体位,能够刺激肌体心血管系统对血液进行重新分布的调节能力,增强对航天环境的适应性,同时,该训练还可以改善航天员的前庭功能。 记者:原来是这样!难怪让航天员“七上八下,颠三倒四”的。在地面这样训练,航天员的血流时快时慢,重新分布受得了吗? 吴川生: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完全能承受,要是我们早散架了。 记者:头低位最低多少? 吴川生:最低-45度,一般从-15度、+50度做起,最后做到-45度,+90度为止,每一低位都重复几次。从监控显示器上可以看出,航天员的血压基本没什么变化,但心率变化较大。头部负低位时,心率减缓,一般只有60次/分;头部正立位时,心率加快,达到每分钟70多次。航天员教员介绍,头低位时血液向头分布,回心血量和头部供血增加,则心率减缓;头正位时,血液向下肢分布,回心血量和头部供血减少,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在这忽上忽下的变位中,航天员的头忽低忽高,心脏供血忽快忽缓,一次次的“折腾”,只有一个目的——提高耐受力,以适应航天失重环境。
首页 上页 | 1 | 2 | 下页 尾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