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机器人挑战传统机器人(1)
2001-11-06 16:58:28
地球上99%的生物没有大脑,可是它们一样活得很好。
所以,机器人也可以不必有大脑。
今年圣诞节,小小的机械甲虫将和机器狗展开殊死搏斗———战场却不是在圣诞树下。这两种玩具,代表着目前在人工智能探索领域两种竞争激烈的不同流派,谁更高明些呢?目前还不太清楚。
Sony的Aibo机器狗代表着制造“智能”机器人的传统方式:给他们一台超级电脑作为“大脑”。 A ibo依靠4个处理器和复杂的程序工作,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会走路的便携电脑。附加一个叫作“ A IBO生活”的软件,可以让这只机器狗摹拟各种不同的感情,知觉,而且可以具备“学习”能力,不断成长。这种方式虽然效果不错,但是成本高昂。一个传统的 Ai bo狗的价格大约是1,500美元,最新型号的机器狗 Latte价格虽然相对便宜点,可是还得要将近1,000美元。
而9月份刚刚投放玩具市场 H asbro公司生产的 B.I.O.机械甲虫,每只售价仅仅40美元,玩具迷和专家们说,这些可爱的虫子可以扎堆玩耍,抢东西吃,逃跑,飞行,甚至还具有自学功能,而且它们看上去和 Sony的那些价格昂贵的机器名犬一样栩栩如生。
玩具专家克里斯托弗·伯恩第一次看到这些高科技虫子的时候兴奋异常,他觉得它们比起 A ibo狗来可有趣多了。“它们的自学能力好强!”伯恩说。“要是你把它们放在一个盒子里的话,要不了多一会儿它们就能从盒子里爬出来,而且还可以记住这个刚刚学会的动作!”他认为那些小朋友们肯定会特别喜欢这些玩意,因为小孩子一向都对虫子啦,机器人啦,打仗啦之类的事情特别感冒。他说:“让这些虫子在一起打仗玩,实在是件很酷的事情!”
和 Aibo机器狗不同, B.I.O.机械甲虫工作的时候不需要一台超级电脑当大脑。尽管这些小虫虫体内的确用到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芯片,但是这些芯片的作用事实上只是创造出一些简单的电子回路以便形成虫子的“神经网络”系统。靠着这个“神经网络”系统,它们就可以像只真正的虫子那样行动了。它们的聪明之处是在它们的身体里面,而不是它们的大脑。
机械甲虫的设计者马克·蒂尔登来头不小,他是一名机器人专家和物理学家,他曾经在新墨西哥的 L os Alamos联邦实验室工作过10年,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 N ASA那个可以勘探火星的表面的机器人就是他的技术制造的。蒂尔登所采用的方法的关键是,他摒弃了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一个好的机器人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中央处理器———就像人类必须拥有大脑一样。他认为这是毫无必要的。“地球上99%的生物根本没有大脑,可是它们一样活得很好,我一直都在研究这是咋回事。”
|下一页||尾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