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团组闫晓理研究员等人对25太阳周的第一个晕状日冕物质抛射的形成过程进行详细研究,揭示了一个清晰的物理过程。研究成果于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系内最大尺度的爆发活动,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源头。它在太阳上产生之后向周围的行星际空间抛射,带走大量的等离子体和磁场,抛射速度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特别是对地的日冕物质抛射,会引起强烈的地球物理效应,产生地磁暴,导致无线电通讯中断,卫星导航精度下降,造成宇航员身体的严重伤害,威胁临近空间的航天设备等,所以研究日冕物质抛射的形成过程对人类预报灾害性空间天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闫晓理等人利用抚仙湖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的高分辨率数据,以及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站多波段成像和磁场数据,详细分析了25太阳周第一个晕状日冕物质抛射前身结构的形成过程。通过对产生该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区12790的研究,发现该活动区正负磁场有明显的汇聚运动,当两个相反极性的磁场接触之后发生了磁对消,并伴随双向喷流的产生,在高层大气逐渐形成了一个热通道磁结构。
随着越来越多的磁场发生对消,在高层大气观测到连续的双向喷流产生。由于磁对消可以形成大尺度磁场结构,为热通道结构提供了大量的轴向磁通,最后导致该热通道不稳定,从而产生了快速日冕物质抛射,速度达到1400公里每秒。日冕物质抛射发生的过程中,他们还观测到了磁重联产生的关键证据。根据该观测,揭示一个完整的日冕物质抛射形成的物理图像,为太阳爆发活动精准预报提供了很好的观测依据。(记者 赵汉斌 通讯员 陈艳)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