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两兄弟准确地把握住了3~6线市场用户对产品性能并不十分在意(这里面有信息消费不平衡和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参数无法理解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对手机产品的综合体验和美观度更为看重需求变化。
vivo的产品在高密度的线下渠道和广告的配合下,产品的时尚化设计语言的使用,女性化风格及优秀的工业制造能力俘获了大量从小米等工业化风格浓重的产品转变而来的换机用户。
同时,就蓝绿两兄弟的产品而言,无论是主打快充、长续航、拍照、音乐还是时尚等特点,都快速直接的触动了用户对其以前使用其它品牌产品中不满意的基本功能痛点。
事实上,蓝绿两兄弟的产品在性能上可能并不出色,但其无论是工业设计、制造工艺和可辨识度,都是国产手机中可圈可点的产品。
从用户使用角度看,小米提出的性能评价标准并不适合手机这种以体验为主的电子消费品,说穿了,主打性价比和堆砌配件性能的手段,只能表明厂家产品设计创新无力而又无法准确把握用户真实需求的投机取巧的心态,因为堆砌新配件是最省事的一条产品开发之路。这也是许多今年采用高通820顶级芯片手机产品,销量并不见增长核心原因。
国产手机厂商在市场成熟稳定期,大多都围绕一些边缘功能甚至伪需求下煞费苦心,希望通过各种噱头成为畅销产品。比谁家采用高通820处理器先发,比谁家的手机比iPhone薄了几个毫米,比谁上了2K屏幕,比谁家的屏幕边框窄了几毫米,比谁的边框工艺经过了几百道工艺等等等等,然而这些有用吗?
刀客非常欣赏华为任正非说过一句话,不在非战略点上浪费自己的竞争力,而综观中国的手机厂家,多数在手机非核心使用功能上在浪费自己的资源。
能不能做一款基本功能(通信良好、系统稳定、续航至少一天)还说得过去,而又外观设计出色的手机呢?而实际上,做这样一款手机,远比天天制造噱头要难得多。
小米最早推出的手机概念是“发烧”,事实上这种观点转换到实际使用中就是“折腾”,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他是要拿手机使用而不是为了折腾。
所以,漂亮、时尚、快充(尽管这个功能是以减少电池使用寿命为代价的)、拍照、音乐这些主要功能和用户诉求处理好的手机大卖,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蓝绿两兄弟的产品在市场需求的把握上远比许多厂商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蓝绿两兄弟能把这种需求迅速变成产品,让产品适应用户需求,其产品受到用户喜受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性价比和堆硬件是创新无力的另一种表现,解决好常用功能才是真本事。iPhone自iPhone 5开始,在新功能上的改进上每代都不明鲜,但却越来越好用,尽管中国厂家天天在嘴上超越苹果,但这一切都不影响苹果产品的大卖。
对任何电子消费品而言,好用才是硬道理。
别在广告和线下渠道上走得太远
总体而言,蓝绿两兄弟的产品,就质量而言,基本功能虽不突出,但依然优秀,外观设计和制造工艺虽然不是顶级,你甚至可以看成是苹果和三星的合体,而正是这种“借鉴”了苹果和三星设计元素的设计风格,让已经将苹果和三星作为手机行业事实标准的用户能最大程度地接受产品形态。
对于一个普通用户而言,他对一台日常使用的电子消费品还有什么要求呢?
我们前面通过数据已经看到,在一二线城市,蓝绿两兄弟的市场并不理想,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信息的透明和电商的渗透率很高,让蓝绿两兄弟的线下渠道和广告优势无法发挥作用,同时由于一二线城市消费水平远高于三至六线市场,在与苹果和三星产品的竞争中,其产品质量和品牌都不占什么优势。
对于成熟市场而言,海量的广告投放特别是电视广告的投放,并不能对品牌和产品销量起太多的作用,因为有太多的人已经不打开电视了。所以对急需在一二线城市提升品牌价值蓝绿两兄弟,靠电视广告来提升品牌影响力是不现实的事,必须有新的方式来提升品牌影响力。
事实上,随着三至六线市场的逐步成熟和用户信息消费的普及以及电商渗透率的提高,蓝绿两兄弟线下渠道的优势将会减弱,广告价值也会下降,而唯一能长久支持销量依然是产品质量、工业设计和工艺水平。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蓝绿两兄弟而言,不要在线下渠道和巨额的广告投放上走得太远,而是要避免步步高时代那种营销至上的手段,坚持在产品质量、工业设计和制造工艺上投入更大的精力。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蓝绿两兄弟产品的安卓系统的定制,仍然与中国市场主流厂家的系统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其稳定性尚可,但人性化程度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未来两兄弟要下大功夫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