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人士林华认为,华为和小米两种模式的差别很大。小米模式重度依赖以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最好体验的短平快招式全面切入新产品和新市场。而以华为为代表的传统硬件思维则讲求以厚度和力度取胜,这种模式的风险在于决策链过长导致错失机会。
“这好比打游戏,传统企业会循规蹈矩地过关打怪,而互联网企业则会寻找外挂之类的变态战斗力。”但林华向《财经》记者强调,不管哪种商业模式都只能一时而不能永远规避技术竞争,“再美妙的姿势也不能替代力量和厚度”。
华为和小米之间的较量,已经超越短期市场份额的争夺,而是哪种模式更能拥有未来。
在布局未来的同时,华为和小米面临更多的压力其实来自产品本身的性能及体验、品牌、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能力。放眼全球市场,三星和苹果的市场份额和销量依然远远超过第三,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大幅放缓,平均价格下降,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
远近之间,现实和理想之外,华为和小米出发点相反、路径不一,但始终站在同一片天空之下。
事实上,在华为和小米之外,其他国产手机的打法各有不同,亦带来竞争变数。今年11月,联想完成对moto的收购,联想总裁杨元庆此前对《财经》记者表示,完成收购之后,联想其实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已经超过小米,排在第三。
近期,360联手酷派成立合资公司,按照规划合资公司将充分结合酷派在硬件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和360在互联网安全软件、移动应用程序设计及网上营销推广的实力。
鉴于双方在各自领域的强大实力,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结盟很有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华为或小米。
此外,在市场的压力之下,一向聚焦精致和小众的魅族也开始推出千元以下低端品牌魅蓝。无论是加码硬件或是软硬结合,在手机市场日益趋于饱和的今天,华为和小米站在整个手机市场的中间,一边向顶峰冲击,一边接受更多竞争者的挑战。
在近期一些公开场合和媒体访谈中,余承东和雷军都发出了相似的感慨:竞争太残酷,要小心谨慎,确保不犯错误。
另一方面,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华尔街分析师均认为,苹果依然是智能硬件领域最强大的公司,没有竞争对手。华为和小米何时摸到成长天花板,取决于其未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