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发表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计算》的演讲。他分析了认知究竟可不可以计算,并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移动时代,认知计算应该何去何从。他认为以人为本的认知物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计算正在逼近认知科学。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德毅:各位同行大家好。移动生活、移动品质,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很大。这一年社会上的人,拿个手机,有说有笑有拍照,这就是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人活着就要动,移动的速度是多少,把移动速度搞清楚,移动产品才搞得清楚。我们靠两条腿动,靠轮子动,靠高铁动,靠飞机动,主要还是低速移动,所以我们叫移动,不叫运动。但是背个笔记本是个负担,所以我就想一想,大数据时代对我们移动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也就是大数据时代人的认知,认知最简单的是说话、听、看、写。
认知可不可以计算?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命题。因为老科学家认为人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精品,比其他东西都强,认知是不可计算的。
我们希望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我们希望智慧。说把智慧城市变成智能城市,智能是个技术,我们要的是智慧。我们说你这个良心大大的坏了或者我心情不好学不进去,说明这个认知和心态有关系。但是作为人工智能的科学,作为认知科学来说,我们长期以来强调的是智商,脑智,依据现有知识进行分析、联想、推导或归纳,产生新知。我们认为人的认知主要靠大脑。
后来说不对,你这个人智商很高,情商太低不行。面试的时候老板要通过意象、直觉、想象、情感等进行直观、综合的思考,在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二元。更多的人说成功等于40%的智商和60%情商的相互作用。所以认知科学到现在还有很多没有解读的地方。
1936年,天才科学家图灵建立了图灵机概念,任何形式系统可以通过图灵机准确刻画。
老百姓通常把计算工作交给电脑,它是基于人脑的智能吗?IBM研究了一个生产计算机。人们把人的思维能力放到机器里去,前台是机器,后台是人。从这个意义上,认知应该是可以计算的。
我们的程序问题、停机问题、程序验证问题本质上是不可以计算的。所以我们打了补丁还有漏洞。
数学自身是机器程序不可穷尽的。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可以用计算机来做的。所以人脑不能被物化变成电脑,重要是人脑能不能被形式化。好多诺贝尔获得者都在这个方面获得了重大贡献。但计算性是不依赖于形式系统的选择的。
因此,IT工作者千万不能用行政化的方法来研究思维和意识。意识怎么理解?灵魂怎么理解?宗教怎么理解?信仰怎么理解?它们和思维是什么关系?脑里面有分工,这块干什么,那块干什么,后来研究的成果发现,人的意识和精神活动,是由大脑不同区域共同作用产生的。怎么样才能共同作用,这个问号到现在还很大。
生命科学家喜欢物理,喜欢化学,难道人的思维是由物质和化学规律支配的吗?这个令人怀疑。
有人认为,人是不可能自己把自己搞清楚的。你要研究一个东西,要站在一个东西之外。
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杂志登出了一篇重要文章,里面一个小标题--BD(大数据)时代的科学,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们时代的挑战。
大数据的来源分为三大块:
第一块是地球,我们叫数字地球,自然大数据把我们的地球、宇宙搞清楚。
第二是生命,包括各种动物,尤其包括我们人类,这本身也是大数据。
第三就是社交,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是大数据,这样的大数据使你对科学,认知科学提供了挑战。
我们去看病,现在不是看医生,医生很宝贵,主要是看仪表。到了医院还没坐三分钟,医生一大堆化验单出来,让做X光、B超、内镜检查、核磁,你还得排队,排了两个星期,才把这些检查做了。你拿着化验结果去找医生,医生不到三分钟把药开出来,现在看病不是看医生,现在就是查,诊查的治疗。医生跟你说一句话,你还没听懂就接待下一个病人,这就是我们日常看病,花钱看仪器,这就是大数据带来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