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美国太阳能专业技术网站Greentechmedia对GT的描述还是“一家陷入困境之中的太阳能设备企业”,同时“像其他成熟的太阳能厂商一样不为人知”。
实际上GT拥有改变这种形象的实力,它具备生产百万数量级的蓝宝石玻璃手机屏幕的能力。在2013年11月公布当年第三季度的“亏损”财报时,GT的营收业务主要由多晶硅(约占75%)、光伏(约占10%)和蓝宝石晶体(约占15%)三部分组成。
在公布了与苹果达成合作的消息后,GT非常乐观地表示公司在2014年的营收预计将会较2013年的2.9亿到3.2亿美元之间翻一番至6亿到8亿美元之间。其中蓝宝石玻璃部分将会占到公司年营收的80%左右,这意味这部分的年收入在4.8亿到6.4亿美元之间,而这部分业务在2013年的收入只有4500万美元左右。如此高幅度的增长也让投资者纷纷看好GT的前景,其股价也在2013年11月到2014年3月间成功实现翻番。
根据GT在当时的预测,其将会生产2亿块手机专用的蓝宝石玻璃屏幕。由于GT希望将公司的蓝宝石玻璃业务收入实现10倍增长,所以仅仅依靠为Apple Watch、摄像头和Touch ID提供蓝宝石玻璃是显然不可能做到的。尽管当时苹果的GT都并未宣布具体的计划,但在2013年2月的一次演示中,双方在梅萨工厂的计划暴露了苹果计划为iPhone配备蓝宝石玻璃屏幕的意图。
GT的首席执行官汤姆·古铁雷斯(Tom Gutierrez)在2014年2月公布了双方的合作进度,当时的情况仍然非常乐观,独立测算结果显示,GT能够生产1亿到2亿块手机专用的蓝宝石玻璃屏幕(苹果在2013年一共售出1.53亿部iPhone)。
今年3月,为iPhone提供大猩猩的供应商康宁在电话会议中也透露出些许紧张情绪,但仍然指出相对于普通玻璃而言,蓝宝石玻璃的生产成本太高,同时容易在手机跌落时出现碎屏现象。
然而,在过去两个月中公布的庭审文件显示,GT在与苹果达成合作之后才发现后者对自己的要求非常苛刻。苹果为GT制定了相当高的生产目标,比如要求其生产重量为262公斤的圆柱形“蓝宝石玻璃晶柱”,这是之前GT所生产的产品的两倍,同时也是大部分熔炉产能的4倍左右。此外,在双方所达成的长达7年的独家生产协议中,还要求GT的工厂连续7个月保持满负荷运转。
压垮GT的合同条款
尽管与苹果达成了合作,但GT也在随后面临了一场异常艰苦的战斗。苹果针对蓝宝石玻璃提供的价格要低于GT的预期,同时明确表示不会让步,这就意味着GT在销售蓝宝石玻璃时还要蒙受一部分损失。同时,如果GT允许其他任何一家公司使用其价值20万美元的熔炉的话,就需要向苹果支付65万美元的罚款;如果GT向苹果的竞争对手出售262公斤的“蓝宝石玻璃晶柱”(价值2万美元),需要支付64万美元的罚款;如果GT延期交货,则需要支付32万美元的罚款。此外,苹果拥有随时取消某一笔购买交易的权利。
最后还有一点,如果GT向外界透露了双方所签署的任何一份合同中的机密信息,就需要向苹果支付高达5000万美元的罚款,而苹果则无需承担同样的责任。
GT首席运营官丹尼尔·司奎乐(Daniel Squiller)在出庭作证时曾表示,苹果在与GT的合作中采用了所谓的“诱饵转换(bait-and-switch)”战术,借此将公司的金融风险转移到GT身上,如果双方合作顺利,苹果将能够获得新款iPhone所需的蓝宝石玻璃屏幕,如果合作不顺,那么GT将会承受绝大部分的风险,而这对于GT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