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技 > 产业资讯 > it人物 > 正文

Google Brain之父(1)

2013-05-28 11:59:36  晴然    参与评论(-)条

    编者的话:在采访过Linkedin工程师后,时隔两天,搜狐IT的硅谷工程师"杀手"晴然再次出动了。Andrew Ng(吴恩达)是近期被热议的智慧产品Google Brain的核心人物,就在不久前他曾到访中国,并"前往"百度,这一举动一度引起业界高度关注。据悉,百度基础技术团队在2012年发力于深度学习研究,据说已经取得重大突破。而"深度学习研究"的概念也开始变得火热,用直白的语言表达来说,"深度学习研究"就是让机器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这一技术离我们的生活还很远。(by 宋宣)

    文/晴然 搜狐IT驻硅谷记者

    最近,Google Brain很火,它"背后的那个人"更火 (连线杂志的文章"Google brain背后的那个人"在网上被疯载)。 对,我说的就是Andrew Ng(吴恩达);他是斯坦福大学年仅37岁的华裔教授,Google Brain之父,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还是时代杂志评选的2013年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在Coursera一岁生日之际,搜狐IT在硅谷采访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大神。 我们知道,Coursera被TechCrunch评为"2012年最佳初创公司",但是关于Andrew Ng, 我们更希望了解的还是围绕Google Brain、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方方面面。

    以Google Brain为主要脉络,我问了了大神以下几个问题:(对了,我还特别恳请大神使用‘最不技术’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小白们大可不必担心)

    我:您一直在斯坦福当教授,请问您跟Google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

    Andrew:我在几年前就开始致力于"深度学习"方面的研究。 这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领域里一个很新的研究方向;这种算法的核心就是:通过搭建‘神经网络’来模拟人脑的运转,让机器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搭建这样的‘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计算工具,斯坦福的研究资源慢慢变得不够用了,于是我开始在硅谷寻找新的‘计算资源’,Google是个自然而然的选择。我们都认为"深度学习"会是AI领域新的发展契机,在短期内也能催化出一些实际的应用,所以一拍即合。Google Brain就这么诞生了。

    我:您这个Google Brain核心团队有多少人呢?

    Andrew:20人左右。大部分都是专注于机器学习领域的计算机科学家,也有懂神经学的。

    我:请您谈谈Google Brain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的最大突破。现在的神经网络距离人类大脑到底相差多远?

    Andrew:目前,我们在Google Brain搭建的神经网络在整个学术界和产业界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尽管它非常庞大复杂,但是距离模拟真实人脑还差得很远很远,非常远。 拿‘现有算法’跟人脑做直接对比挺困难的,科学家到今天也不能完全摸清人脑的运转方式,我们只能一步一步来。 我还想提醒大家,不要overhype"深度学习" (友情编译:别把"深度学习"想得太邪乎)。 让机器向人脑一样思考依然只是个美好的梦想,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Google Brain对Google意味着什么呢?

    Andrew:我们目前的"深度学习"技术已经或者正在被运用到很多Google产品中。 特别具体的我不方便讲,能说的就是,"深度学习"让Google产品在语音,文本和图像的识别上变得更加聪明,可以更准确地洞悉我们的信息输入,更人性化地理解我们的意图。现在,每个安卓手机的语音识别以及Google街景中的图像处理都有"深度学习"的影子。我能说的只有这么多,Google用户敬请期待吧。

    我:作为Google Brain之父,您认为现如今的AI梦想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您今天的努力方向依然是"让机器像人脑一样思考"吗?

    Andrew:AI技术中两个版块Control (控制,或者说是执行) 和 Perception(觉察)。我认为今天AI中针对Control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比如,我们的无人驾驶汽车接到右转指令后可以马上做到轻给刹车,同时将方向盘向右转动。 今天,AI领域最大的挑战和短板是Perception,如何让机器更好地理解人的意图;而这正是 "深度学习"可以发光发热的范畴。

    在未来的30到40年,我希望看到"深度学习"技术帮助我们创造出对‘环境’有洞察和学习能力的机器,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洞察出汽车前方跑来一个小孩并做出快速反应,比如机器人可以走进每家每户,不用我们多嘴就能有序地打扫房间、清理车库等等。

    我:Google brain和 "深度学习"技术会给IT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Andrew:"深度学习"不止被Google看重,很多IT公司都有所动作。我也造访了百度,看到他们对 "深度学习"研究得如火如荼。 在我们这个大数据时代,"深度学习"其实是应运而生的。以前的机器学习算法在接受一定量的数据输入之后,学习能力会逐渐饱和;达到这个饱和点后,你再喂给机器多少数据,它都不会变得更聪明。 我们的"深度学习"算法则不同,你源源不断将数据扔给神经网络,它会一直自主学习下去,只会变得更聪明。

 
网友发言 已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

社会文史娱乐汽车科技旅游城市文化

新闻 军事 论坛 娱乐

新闻频道
国内国际社会评论文史专题经济新闻图库老照片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中国军情国际军情军事历史网友原创军事专题军事图库武器装备军事文化
汽车频道
车闻Update漫话车型漫记车映像实拍解析行业动态新车资讯独家评测汽车生活人文之旅
教育频道
留学移民高考中小学拒讲堂师说商道商论
游戏频道
游点意思网络游戏网页游戏单机游戏手机游戏军事游戏游戏产业发号中心游戏美女图说游戏囧游囧事
科技频道
业界互联网行业通信数码手机平板IT硬件相机笔记本家电产品库
旅游频道
X旅行视界目的地 美图发现社区
文化频道
专题非遗沙龙历史艺文博览读书图库书画禅文化
书画频道
资讯收藏展览在线展厅艺术家视觉专题
体育频道
国际足球中国足球NBACBA 综合体育图片汇总专题策划
视频频道
新闻军事中华出品原创娱乐纪录片微电影决胜海陆空
娱乐频道
明星电影电视音乐专题图库论坛
公益频道
老兵出镜老兵动态老兵资料库关爱老兵在行动公益组织公益人物
城市频道
城市聚焦城市设计城市生活城市策划城 市图赏城市加盟城市论坛
社区频道
中华论坛网上谈兵中华拍客社会时政国际风云生活消费休闲旅游美丽女人娱乐八卦经济风云情感世界文学天地
好医生频道
保健养生疾病防治行业资讯名医谈健康 医生专栏食疗跑步
经济频道
国内宏观海外经济产经商贸时尚消费电商眼球儿企业故事专栏评说识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