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厂商这么着急,是在担心成为下一个手机业
不难想象汽车公司为什么宁愿放弃各种动力技术,也要争自动驾驶。
一百多年来,汽车业都用舒适、性能、外观之类的广告字眼吸引人把车买回家。但如果车会自己开,买车回去不再有驾驶的乐趣,买辆无人车和叫辆 Uber、滴滴的差别也就没那么大了。
Uber 也是这么想的。Uber 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曾说司机是自己最大的成本,如果特斯拉能造出无人驾驶车,他就全买下来。
但不久,卡兰尼克改变了想法,打算自己掌握无人驾驶技术。Uber 先是挖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无人驾驶研究室的四成研究人员。接着又和微软达成交易买走了 Bing 地图的技术人员。
如果 Uber 掌握无人驾驶技术,它就能挑价格合适的车厂,量产无人车。新车出来,不再卖给消费者,而是立刻开出去接活挣钱。
无人驾驶技术成熟以后,汽车的商业模式可能就变了。不再是巨资砸广告,期待消费者一次花上一二十万买车。
还会有不少人买车,但相当一部分汽车会变成随叫随到的服务。而无人驾驶车的制造商不再需要担心车是不是能卖掉——车造出来就能每天创造收入。
如果到时候汽车厂商自己不掌握无人驾驶技术,必须依附技术公司。最后汽车制造业不过就是一个高级点的富智康而已。
手机业已经是前车之鉴,苹果和 Google 带着自己的操作系统改造了智能手机。几年后,自己做系统的诺基亚卖掉了手机业务、跟着 Google 的摩托罗拉也卖掉了手机业务。
中国手机厂商有不少,但整个行业九成硬件利润属于苹果一个公司。至于免费 Android 系统,在中国以外的市场用它意味着手机上的游戏、应用和广告抽成,都属于 Google。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主流车厂都在投资无人驾驶,而丰田、宝马、大众、通用还各自投资了汽车共享服务。只要车还是人开,车厂就没法和 Uber、滴滴竞争,这两家公司已经各自争取到数千万司机。但如果不需要人开车了,车厂做服务的机会就会大一些。
和汽车公司争夺无人驾驶未来的还有其它技术公司,特斯拉的半自动驾驶系统 Autopilot 第一个上路。Google 从 2009 年就开始测试、苹果最近也调整了汽车项目转向自动驾驶系统。
技术公司要解决的问题不小,特斯拉一直没能搞定大规模生产。Google 和苹果的汽车项目离实现还有几年功夫,研发团队就已经出现动荡。汽车的确是个比手机复杂得多的产品。
而车厂也没好多少。相对于技术公司,以往汽车厂和配件商的合作模式速度太慢了。全新车型一般需要 5 到 8 年。8 年已经足够 iPhone 从 0 开始把苹果推到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让几十亿人换上智能手机了。
自己投资公司、组建团队意味着车厂要改变这个节奏,自己在内部弄明白无人驾驶技术。对于连车载娱乐系统都弄不好的汽车业来说,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无人车对社会的影响就好比福特一百年前发明的流水线。”一月前,福特 CEO Mark Fields 对着 CNBC 电视台的摄像机这么说道。
现在的问题是,谁能最快成为这个世纪的福特?
推荐:关注腾讯数码微信官号(ID:qqdigi),带你玩遍各种潮酷新品,前沿资讯、一手评测、视频搞机、趣玩直播,还有各种新奇玩儿法。iPhone 7值不值得买?用手机怎么拍VR?无人机能削断手指吗?为什么养猫的人都是穷光蛋?答案都在这里。